•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纪念北京建城3060年:细说北京城的前世今生(2)

2015年05月11日 16: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金:中都

  北京正式成为统治半个中国的政治中心

  北京二环路的西南区域,埋藏着一座古代的城市。它不像后来的元大都在北土城还留有城垣残迹可供剖析,也不像明清北京城在东便门、西便门保存有城墙可供观瞻。但它开创了北京成为首都的新纪元。这就是至今已有862周年的金代中都。

  金代海陵王完颜亮在天德三年(1151年)颁布《议迁都燕京诏》,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新城,共征用民夫80万、兵夫40万。

  这座城将辽南京城东、西、南三面城墙各向外扩展三里。城墙周长共18690米,全部为夯土版筑而成。

  贞元元年(1153年)3月,完颜亮正式下诏迁都,改辽南京为中都。从此北京正式成为统治半个中国的政治中心,成为国家的首都,并被后世大一统的元、明、清三朝沿袭。可惜,这座宏伟的城市仅存62年便被蒙古军队放火烧毁。

  金中都由大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垣相套组成。但经过800多年的风雨侵蚀,只有三段城墙保留,诉说着当年的辉煌与壮观。最大一处是丰台区凤凰嘴村的西南角城墙,东西长20米,高约3米;一处位于丰台区水产公司仓库院内,西距凤凰嘴约20米,为南墙;还有一处仅长几米,位于高楼村,是西墙的残存夯土。

  大城全长37公里,开有城门13座。这些门中,有2座名为丽泽门和会城门。“丽泽”、“会城”的地名也一直流传至今。南面的丰宜门为整个城市的正门,因门外有拜郊台,所以至今留有“丰台”的地名。

  皇城基本位于大城中央略偏西,在现在的广安门以南,为长方形小城。周长9里30步。开有4门。

  皇城的中央为宫城。宫城的布局分为中、东、西三路,主要宫殿在中路。宫城是完颜亮仿制汴京营建的。为此他特意派工匠将汴京的宫城绘制下来交给张浩,让他按图修建,并且从汴京征集了大量能工巧匠,将汴京宫殿中的可用部件都拆了下来,运至中都。

  城内的居民区称为坊。中都内共有62坊,比辽南京多36坊,坊名如北卢龙坊、棠阴坊等,仍沿袭辽南京的旧称。

  金朝把原在西郊一条名叫洗马沟的小河圈入中都内,流经皇城的西部,营建成西苑(又称鱼藻池、同乐园或太液池)。1992年,考古人员对鱼藻池及其湖心岛遗址进行了发掘。800多年过去了,这里已成为原宣武区白纸坊的青年湖。经过发掘,清理出一些金代的河堤岸。侯仁之先生据此撰写了《金中都鱼藻池遗址简介》,于1993年10月立于青年湖。

  1990年的“西厢工程”北起西便门,南至菜户营,南北纵贯金中都宫城的中轴线。市文物局向市政府写紧急报告,得到市领导的重视。经过5个月的勘探,在鸭子桥南里3号楼前和滨河路31号楼前发现了大面积的建筑基础夯土。参照文献记载,前者应是应天门,后者很有可能是金中都大安殿(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两者间的白纸坊西大街与滨河西路交叉路口发现的夯土区应为大安门。

  侯仁之先生又写了《北京建都记》,于2002年7月立于广安门外滨河公园,写明“刊石于金中都大安殿故址之前”。

  1990年10月,北京市园林局在右安门外的玉林小区建宿舍楼时发现一些排列整齐的石板和木桩。考古人员到现场后,确定这是一处水涵洞,也被称为水关,就是穿城墙下,供河水进出的水道建筑。次年3至6月,进行了正式发掘,将水关遗址全部揭露出来了。

  水关遗址位于凉水河(金中都南护城河)北岸,这个位置是金中都景风门西侧的城垣下。它表明,金中都的水系,源于西湖(今莲花池),流经鱼藻池(今青年湖),再流过龙津桥,之后折向东南,经过水关出城。

  水关是一处木石结构的建筑,用材巨大。它的底部建筑结构是现存中国古代都城水关遗址中体量最大的,建造方法同宋代《营造法式》中的记载一致。

  元:大都

  建国门外古观象台乃是元大都东南角楼旧址

  元太祖十年(1215年),蒙古兵攻破金中都。宏伟的金皇城宫殿,毁于兵火。中统二年(1261年),创下不世战功的元世祖忽必烈初到金中都旧城时,由于没有宫殿,只能住在当时的远郊区、现在的市中心北海太宁(亦称大宁、万宁、孝宁等名)离宫。

  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令刘秉忠在金中都东北方主持营建新都城,并将其命名为“大都”(蒙古语为“汗八里”,即大汗之城)。太宁宫被指定为新城设计的中心。

  元大都是在空阔的平地上规划兴建的,也是外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垣相套的传统形制。在平面布局上采用了我国传统的所谓“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原则。它“城方六十里,门11座”。平面略作长方形。

  大都城的城墙用夯土筑成,城墙四角建有角楼,今建国门外南侧的古观象台,就是元大都东南角楼旧址。

  北面城墙现在德胜门外祁家豁子一带,并向东西两侧延伸。蓟门里学院路一带仍保留有土丘遗迹,俗称“土城”。东西两面城墙的南段与明、清北京城的东西城墙是重合的。

  1969年5月,拆除西直门箭楼时,明代的城墙内赫然出现了元大都和义门的瓮城城门。门洞内刻的题记证明是在1358年加筑的。城门设置有防御火攻装置:城楼中心西壁台阶下并列两个水窝,每个水窝由五个水眼的石箅子构成,下面是砖砌的水池。池外砌有流水沟,水经沟分三孔可达木质城门额上。这是我国建筑史上首次发现的防火新资料。城门洞用砖券砌筑,比明代城门洞矮小,所用砖料是一种薄型城砖。

  元大都城经过周密规划,今鼓楼以北设立了“中心阁”。把全城中心作出明确的标志,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是一大创举。全城的街道纵横交错,有如棋盘。

  明清:北京城

  “四九城”一说源自嘉靖朝

  现今的北京旧城(二环路以内范围),是在明北京城的基础上不断改扩形成的。

  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诏建北京宫殿”,于1420年建成。重建的北京城,依然采用了元大都的格局,采用大城、皇城、宫城的格局。嘉靖朝又加筑了外城,呈“品”字形。“四九城”的名称也最先来源于此。壮美的中轴线是整座城市的脊梁。

  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御苑,严密的城门,典雅的角楼,深邃的寺庙,各异的胡同,栉比的四合院……都集中体现了明帝都北京城的总体设计思想和建筑工艺的精髓。

  清代北京城的建设是以明北京城为基础的。清政府对城市进行了一些改造和扩建,增建了一些王府和胡同。这也就形成了现在北京旧城的基本风貌。(郭京宁)

【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