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花式”交流:“我的曲子”演绎“你的故事”
中国侨网8月13日电 据欧洲时报网报道,中欧戏剧交流在形式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传统的相互交流演出到用“我的曲子”演绎“你的故事”,再到将中西方故事进行“混搭”。
传统交流:把“我的故事”搬上你的舞台
海外巡演,将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戏剧搬上对方的舞台,这是中欧戏剧交流的最传统形式,如近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启动的茅威涛越剧电影《梁祝》百场献映。
8月4日,由欧洲时报联合海汇润和与中闻影视举办的“越看越来电”2016首届中国越剧电影展海外展·茅威涛越剧电影《梁祝》百场献映启动仪式在德国法兰克福CineStar电影院隆重开幕。运用现代技术演绎传统经典,弘扬了中国古典的民间文化,领略了越剧大师的精湛技艺,赢得了中外观众的满堂喝彩。
据悉,今年是中国越剧110周年,也是中国电影111周年。今年3月27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国国际华侨文化交流促进会、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侨联、浙江省广电局、浙江省广电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越看越来电”2016首届中国越剧电影展在杭州开幕。中国22个省份12000个展点同时献映了茅威涛经典越剧《梁祝》。3月至今,该电影放映场次在国内已近10万场。今年10月,首届中国越剧电影展将在北京闭幕。
借着这股发扬传统的东风,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联合海汇润和(宁波)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杭州中闻影视有限公司把越剧带到了国外,搬上了国际影院的大荧幕。
连续两天,法兰克福迎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两档作品。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和越剧电影《梁祝》给德国侨界和当地爱好中国文化的德国友人带来了一次文化盛宴。
“花式”交流:“我的曲子”演绎“你的故事”
听过用昆曲演绎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吗?那么用歌剧唱的《雷雨》呢?为纪念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和中国明朝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中国的戏曲演员们都亮出了绝活。
湖南昆剧团日前携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亮相爱丁堡艺术节,在当地的新城剧院从7日到9日连演三天。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脍炙人口的剧作之一,两位主人公对于爱情的坚贞不移经常被视为青年恋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而昆曲则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素有“百戏之祖”的雅称。这次湖南昆剧团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以古老传统的昆曲为大家讲述这一耳熟能详的故事。台上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身着传统昆曲戏服,唱着传统曲调,完全颠覆了莎剧中两位主角的形象。演员们扮相俊俏、嗓音甜润、行腔流畅、身段飘逸……全新的演绎让人耳目一新。

接棒湖南昆剧团日,8月11日晚,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雷雨》在英国伦敦大剧院(London Coliseum)成功首演。用“歌剧”这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叩响西方戏剧之都的大门,也实现了一代中国音乐人的“雷雨”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