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创作龙舟APP、地铁壁画 传承非遗还可以这样玩(图)

2017年01月13日 09:3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家具工作室师生制作的莞草设计作品。(资料图)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家具工作室师生制作的莞草设计作品。(资料图)

  1月11日,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专题座谈会在岭南美术馆举行。会上,各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东莞非遗传承人,就莞草再应用、非遗旅游纪念品开发、莞香漆器研发等项目展开了“头脑风暴”,试图找出一条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兴之路。

  不久前,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协同创新成果展在岭南美术馆惊艳亮相,很多东莞市民第一次发现,原来被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义束之高阁的东莞特色资源与文化,竟然被一众创意团队重新“玩”起来。

  创作者们通过深入了解东莞非遗文化,致力于创新呈现东莞本土非遗文化元素。展览串联起政府、非遗传承人、艺术家和受众,利用各种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形式,加强产品与人的情感互动,进而提供更多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可能性,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注入一股创新活力。

  探讨 非遗产品结合餐饮旅游

  “东莞非遗有很多好产品,但是我们不知道。”东莞旅行社行业协会代表袁福军如是说,他提到,东莞的文化旅游起步算是比较早的,但对非遗的宣传还不够。他建议可以结合非遗产品和经典景点,推出旅游路线,也可以开通东莞非遗专线、专车,让它们成为城市间互动的载体。

  “鑫源、矮仔祥是东莞食品代表——腊肠的著名老字号,但全国市面上出尽风头的却是中山黄圃腊味。”对于东莞非遗活化成果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的局面,知名媒体人士谭军波略感遗憾,他认为东莞非遗传承不但需要默默干活的东莞务实精神,亦需要良好的品牌传播,只有做好品牌宣传,非遗才不会成为沧海遗珠。

  对此,矮仔祥腊肠的第四代传人吕衬婵在座谈会上回应,传承非遗技艺虽然曲折困难,但相比起来,非遗产品和传统老字号单靠自身做好产品,难以有良好的宣传效果和市场反响,希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多帮忙宣传叫卖。

  东莞市餐饮协会永远名誉会长黎平则对东莞非遗的活化有着更“市场化”的看法。他提到,去年自己到陕西一个村子考察,这村用了8年时间将自有的非遗小吃做成农家乐的形式,一年游客近千万,虽不收门票,但有时一天的停车费就有十多万元。他建议:“东莞的很多非遗产品也可以考虑和餐饮旅游结合起来,利用东莞在珠三角的区域优势吸引市场。”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更好地传承和开发东莞非遗,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黄树忠透露,由研究院提供创意人才、经费和展览空间三支持,而相关镇街依托非遗传承者,合作共建“联合研发工作室”,建立非遗研究基地,进行手工艺学徒培养,通过市民(游客)体验活动和衍生纪念品制作等方式对东莞非遗进行活化。

  据了解,作为国内首个由高等美术学府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在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和“产”的破局之路上,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助力城市更新、推动产业升级为核心任务,积极推动东莞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为东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以及岭南文化发展作贡献。

  举措 拍纪录片“活态”传承非遗

  “本次展览的时间不长,但它是对各种可能进行的探讨、尝试、测试。”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民认为,这次尝试,其实也是一种东莞产业发展可能性的探讨。

  陈卫民以莞草再生研究设计为例,表示现在不单纯是要让莞草编织这一行业重新焕发生机,更要用现代的方法、现代的眼光,用新的材料学眼光、工艺眼光、市场眼光去看待莞草。

  比如,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潘永亮教授带领团队,以有“东莞龙舟第一景”之称的万江龙舟为研究核心,通过年轻化的视觉形象、创新的视觉效果、愉悦的交互体验,创作出一款以东莞龙舟为主题的移动互联网终端运行的“龙舟”APP作品,让人在轻松互动中体会到非遗的细节和特点,并通过便捷的下载和使用方式增强非遗传播力度,以及在非遗传承下一代的年轻人之间的影响力。

  又如,由丁熊教授带领项目组主要集中东莞民俗文化,利用多角色参与文创产品的研发模式,完成具有共性的岭南(东莞)文化元素的一系列文创产品或服务设计,“东记西记”莞文化推广公众号、怀旧主题食品包装、镬耳屋文具套装、吉祥物麒仔等设计颇具意趣。

  这种探讨和尝试激发了民众对东莞非遗的极大热情。有一个地铁壁画创作的项目,经本土历史文化脉络与现代审美格调结合后的一幅幅壁画,除了在岭南美术馆和地铁二号线鸿福路站内同时开展之外,众多市民也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参与到地铁壁画项目的互动中来。短短十天内,相关投票网站点击率超过22万,投票数量超过5万。

  陈卫民表示,接下来他们会选择其中几个项目进行不同方面的深化,比如用现代化组织去生产推广莞草、让艺术家介入龙舟龙头的设计等。另外,他提到非遗要注重过程,而不单是结果,所以需要继续拍纪录片来“活态”传承非遗,也可以成立一个公益基金为非遗传承提供支持。(柯秋彬 肖俏)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