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描写俄侨在华生活小说集《哈尔滨的忧伤》出版

2017年03月16日 15: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哈尔滨3月16日电 (记者 刘锡菊)黑龙江出版集团16日对外发布消息,描写哈尔滨俄侨生活的中短篇小说集《哈尔滨的忧伤》正式出版。

  十九世纪末叶,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大批俄国人开始来到哈尔滨并定居于此,哈尔滨作为远东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崛起于东北亚的心脏地带。作为一座具有多元文化传统的国际大都市,在过去的百余年间,曾有多国侨民生活在这里。其中,留居最久、人数最多、对城市发展贡献最大的是俄罗斯侨民。因筑路、逃难、谋生等不同原因来哈尔滨并在此定居的俄罗斯人,最多时曾达二十余万人。他们开拓了哈尔滨现代工业,传播了先进的现代文明,并一直与当地中国居民保持着睦邻友好关系。

  中短篇小说集《哈尔滨的忧伤》的作者胡泓就是一名中俄混血儿,其母亲是俄罗斯人、哈尔滨俄侨。胡泓三岁时随母亲回前苏联被放逐西伯利亚,后辗转返回哈尔滨。“这本书以我的童年生活和经历为素材,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及五六十年代哈尔滨的历史为背景,通过讲述英俊马车夫、中俄混血小木匠、大耳朵男孩CELLO、小提琴家格里高利等人的故事,再现了那个时代俄侨多彩又多难的生活,谱写了俄侨对哈尔滨的深情。”胡泓告诉中新社记者。

  该书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8万字,包含《成人式》《悲哀的建筑师》《小咖啡店靠窗子的餐桌》《小提琴家和他的小提琴》《大耳朵男孩子名叫CELLO》《英俊马车夫》《丁香》七篇小说。

  《哈尔滨的忧伤》不仅是哈尔滨俄侨的生活写照,而且其中融入了大量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如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遗存,哈尔滨的多元文化传统,哈尔滨的音乐、绘画、表演艺术渊源。本书从各方面展现近代俄侨在哈尔滨的生活、娱乐等活动内容,反映出当时俄侨的大众心理和精神面貌,对于研究中国俄侨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这个在哈尔滨长大的中国人,从这些小说中也更深层地了解了俄苏侨民文化对哈尔滨的渗透与影响。”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俄罗斯语言文学专家高莽先生如是说。(完)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