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潮汕祠堂文化体系能否“申遗”?(组图)

2017年04月27日 16:0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普宁市新坛村陈氏祖祠前的英歌舞。
普宁市新坛村陈氏祖祠前的英歌舞。

  流沙东街道新坛村陈氏宗祠、果陇村太祖祠、洪阳镇水吼村林氏宗祠、马鞍山农场新墟村昭梅书院、谢氏梅祖祠、揭西县大溪李氏宗祠……近日,在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广东祠堂文化研讨会期间,100多位专家学者在普宁市马不停蹄地考察了多座具有典型风格的宗祠,并观摩了英歌舞、传统祭礼。广东的祠堂建筑和传统民俗文化,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此次研讨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张见悦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把潮汕祠堂文化体系整体申报“世界遗产名录”?

揭西大溪李氏宗祠古祭礼。
揭西大溪李氏宗祠古祭礼。

  张见悦:潮汕祠堂文化可以成为广东特色品牌

  张见悦说:“潮汕祠堂建筑、石刻、木雕、嵌瓷等工艺考究精湛,蕴含着极高的传统工艺水平,多处潮汕祠堂已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与祠堂息息相关的家族史、家谱等资料,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祠堂活动,多数以弘扬正能量为主题,凝聚人心维护稳定,引导推动社会进步;潮汕祠堂,是海内外数千万潮人记住乡愁的心灵圣地,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想象”。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一个独具特色、充满人文魅力的文化品牌,并在广东文化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乃至国家对外交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他指出,潮汕祠堂,遍布粤东五市,总体数量以万计,大多建造考究,历史悠久,但仅有极少部分列入文物保护范围,在大规模的整修重修过程中,由于缺乏文保意识和知识,许多珍贵文物受损甚至被毁。一些数百年历史的古祠甚至被推倒重建,后果不可挽救。另一方面,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新盖祠堂家庙中求大比奢,空有形式而毫无内涵,有的甚至不惜毁田毁林,亟待有效规范和引导。

  其实,从全省范围来看,广东堪称国内祠堂文化传承较好的地区,相关的保护和文化推广做得也不错。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暨南大学教授、博导王元林说,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要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都可利用。族亲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祠堂文化与家族谱牒文化、家族墓葬文化、民居文化、庙宇文化等,共同组成了传统村落及市镇文化的主体,这也是古代地方乡村里甲制、保甲制等有力补充,“追根溯源,慎终追远,是祠堂文化不变的主题”。

  中国民协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在会上表示,祠堂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祠堂文化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寄存了难忘的“乡愁”,孕育了浓浓的期盼。纵观历史至今,无论大的“总祠堂”,还是小的“分祠堂”,都为传承孝道文化、调解邻里纠纷、宣传思想道德做出了积极贡献。

  广州:率先开展了古祠堂的普查

  2013年12月开始,在广州市海珠区,一支由民俗、历史等方面专家和社会上热爱民俗的志士组成的小队伍,开始在海珠区大街小巷、村庄院落之间穿行。这些专家包括刘小玲、崔志民、何礼谦、潘剑芬等骨干。考察队兵分数路,由黄埔村起步,走访了龙潭、土华、沥教、赤沙、仑头等众多古村落。用一年的时间,他们对海珠区的所有祠堂进行了一次寻访调查。祠堂文化之深厚壮美,令他们震撼。

揭西大溪李氏宗祠内舞麒麟。
揭西大溪李氏宗祠内舞麒麟。

  “我们为纶生白公祠华美的建筑艺术陶醉,为卫氏大宗祠规格之高级震撼;我们在庄严的邓氏大宗祠前追思,在破落的潘氏家祠前扼腕;我们敬慕白纶生先生的乐善好施,也向往胡璇泽先生人生的多彩多姿;我们在纯阳观前凭吊南雪祠和菊坡祠,在小洲村粤梅简公祠抚摸明代的遗砖”,现任广州市海珠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刘小玲说,“让人振奋的是,先人通过祠堂留给我们的竟是一部气壮山河的创业史、奋斗史,这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有着浓郁广州特色的刻苦、务实、创新、乐善的精神”。

  刘小玲用“空前绝后”来形容这一次考察。她说:“在我们前面,还没有人做过这种工作,不仅仅是登记祠堂名录,丈量祠堂规模,而是要祠堂的历史,祠堂的故事,通过挖掘那湮没在历史深处的细节,还原历史枝蔓。”不过她也坦承,由于不同时代的破坏,考察队需要的资料几乎是空白的。“在寻访的过程,我们内心充满了焦虑——在宗族中口口相传的祠堂旧貌已经不复存在,更多的只有颓垣败瓦,甚至有些只剩下一截断碑,一段回忆”。

  更忧心的是,亲历者已经相继故去,掌握家族发展线索的父老们也是垂垂老矣,如果不及时抢救,那么历史的经纬将会断裂,一切的浮华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所以,我们常常在心里说:‘必须赶快,这是最后一次寻访,因为很快这一切就会消失了’”。

  2014年,收录了140座古祠堂的《海珠古祠堂》出版,引起轰动。祠堂文化开始为更多人所认知。

  古代祠堂是乡村精神的重要载体

  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云:“岭南之著姓右族,于广州为盛。广之世,于乡为盛。其土沃而人繁,或一乡一姓,或一乡二三姓。自唐宋以来,蝉联而居。安其土,乐其谣俗,鲜有迁徙他邦者。其大小宗祖祢皆有祠,代为堂构,以壮丽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数十所,小姓单家,族人不满百者,亦有祠数所。其曰大宗祠者,始祖之庙也。庶人而有始祖之庙,追远也,收族也。追远,孝也;收族,仁也……有祠而子姓以为归,一家以为根本。仁孝之道,由之而生,吾粤庶几其近古者也”。王元林指出,广州民系的立祠,目的就是为了追远、收族,行孝仁之道。祠堂是承载宗族的历史、源流、迁徙、风土民情与传统文化的重要桥梁。

小朋友观看揭西大溪李氏宗祠内舞麒麟。
小朋友观看揭西大溪李氏宗祠内舞麒麟。

  王元林指出,中国古人讲“修身、齐家、平天下”,家国情怀是民众生生不变的哲理。而联系家庭之间的纽带就是血缘。随着家礼的完善,汉代出现了“祠堂”,当时均建于墓所,曰墓祠,为祭祀墓主而建。由于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氏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他们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包括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宋史》记载,廖德明任广东提举刑狱和广州知州,“立师悟堂,刻朱熹《家礼》及程氏诸书。公余,延僚属及诸生亲为讲说,远近化之。”明代,广东出现黄佐编篡的《泰泉乡礼》,与王阳明的乡礼齐名,成为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乡礼、家训的执行,与祠堂密不可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图/丘劲峰 提供 通讯员陈周起)

【责任编辑:谢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