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黑龙江传承人让“非遗”瑰宝焕发勃勃生机

2017年07月12日 10:59   来源:黑龙江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策部署,根据《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相关规定,表彰、奖励优秀代表性传承人,近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联合开展了“第二届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的评选活动,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传承人进行表彰。此次评选共有40位优秀传承人榜上有名,他们对“非遗”瑰宝数十载的痴迷、坚韧而执着的守候与传承,让人感动,也让人欣喜地看到了这些文化瑰宝的绚烂前景。

  付占祥

  让赫哲文化遗产绽放异彩

  被誉为“桦树皮制作技艺大师”的付占祥,一说起自己的“绝活”就兴致勃勃,充满激情。

  赫哲族艺人付占祥,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1982年起,付占祥师从民间老艺人尤连仲,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桦树皮技艺能手,能独立完成从剥制树皮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从艺30多年,在继承古老传统工艺技法的基础上,他将传统工艺的简单粗糙部分改变为精美化、多样化,同时又发展和研制了各种新型桦皮制品,目前,已形成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桦树皮刻画、烫画和工艺品等几大类。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家及省内展览、展销或被收藏。

  付占祥不仅痴迷于传承桦树皮制作技艺,并热衷一切有关赫哲族的民族文化。他说,记得我在1982年春搬迁到饶河县四排村时,这里的民族文化印迹吸引了我,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心。在赫哲老艺人尤连仲那里,我见到了非常陌生的“桦树皮”制作技艺;在赫哲老艺人葛德胜那里,我听到濒于失传的“伊玛堪”说唱艺术;在赫哲民间歌手尤银合老人那里,我听到了很多亲切的赫哲老民歌。于是,只要有时间,我就去听“伊玛堪”说唱,到尤连仲老人那里学习桦树皮制作技艺,到付万金那里讨教赫哲语言,到尤银合和我岳母尤桂芹那里去听原汁原味的赫尼那小调和嫁令阔。

  30多年间,付占祥如饥似渴地收集整理着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碎片。2006年,“桦树皮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007年,他被选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他受省非遗保护中心委托,与同江贾玉平成功地完成了“希特莫日根”的翻译整理工作……欣慰之余,付占祥说,我要更加努力,让赫哲族民族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让赫哲文化遗产焕发光彩。

图为翟孟义和他的作品。 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图为翟孟义和他的作品。 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翟孟义

  守望黑土地传递关东情

  省级非遗名录项目——木雕重彩的代表性传承人翟孟义,今年已经70多岁了,但“玩心”依然很重。一百多平方米的家中住宅就像一个微型博物馆,展示着翟孟义不同时期的作品。浓墨重彩的《东北粘豆包制作图》,粗犷细腻的《萨满神韵组雕》,《滑雪橇》等以北方儿童游戏为题材的木雕重彩版画贴在墙壁上,每一个角落都能让观赏者驻足停留欣赏片刻。

  有人称他是“守望黑土地的民间艺术家”,但翟孟义却说,是黑龙江这片黑土地赋予了他丰富的创作灵感。早在1957年,他就接触了木头雕刻,后来上了班,他的雕刻更是有了“用武之地”。“那时候我在厂里的文工团,有很多需要排演的节目,节目里所需的道具都是由我来负责打磨,比如枪、大炮等,那时候我的雕刻技术就已经显露身手。”翟孟义说,他从小在哈尔滨市阿城区长大,一直在大山里生活,小时候他用柴火堆里捡来的木头刻木雕,将山里的矿石捡回来磨颜料,黑土地农村的风土人情就是他的创作素材。

  木雕重彩是用浓墨重彩覆盖木雕本色的民间手技艺,多使用张广才岭特产的紫椴木为原料,需经11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以关东风情为主题,内容贴近生活,形象生动传神,具有金源文化、满族文化和关东文化的浓郁氛围,传递着关东文化的基因。多年来,翟孟义热心于东北民俗风情的挖掘与整理,运用绘画与传统雕刻技艺创作了大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关东民俗风情木雕重彩作品,如颇有名气的木雕重彩《关东十八怪》、《关东十八匠》、《萨满面具》、《老夫老妻》、《东北大秧歌》、《关东三绝》以及一代伟人形象系列作品。

  2011年,木雕重彩入选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代表性传承人的翟孟义作品多次被国内外人士和博览会、艺术馆收藏,他个人和作品更屡获荣誉和奖项。翟孟义长期坚持东北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挖掘和创作,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有人说他“做了极其有价值的工作”,有人说他“为弘扬东北民族文化功不可没”,翟孟义却很朴实地说,希望他的作品能全面地、忠实地、立体地记录和保存民间艺术,记录黑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让后人可以目睹昔日黑土地的瑰丽生活。

  彭士学

  让绚烂灯彩扮靓“灯花节”

  在获奖传承人中,有一位“新”成员。说他“新”,是因为刚刚在去年,他的“彭氏灯彩”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他,就是“彭氏灯彩”的第六代传人彭士学。

  彭士学回忆道,彭家做灯有21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清代彭家就在山东历城做起了灯彩坊。后来全家闯关东来到了东北,以种菜为生,但仍然没有放弃做灯的手艺。每到冬季农闲的时候,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会做彩灯,有的做骨架、有的涂颜料、有的安装电线。做好之后,就挂在各自的家门口,有的还挂在街上,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彭家附近都显得格外热闹。

  “彭氏灯彩”传承至今,计八代,已愈210余载。从1970年元宵节开始,在彭士学的组织带领下,自办家族元宵灯会,到2017年元宵节共举办了48届自办灯会。家庭灯会举办之初,只是局限于家族自娱自乐,活跃家族的节日气氛,随着灯会规模的逐年扩大,灯彩种类的花样繁多,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兰西县城乡百姓,到彭家大院观灯、赏灯已成习俗。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彭士学生活条件的改善,投入资金逐年递增,近两年来,年均在8万元以上。大、中、小型参展灯彩,每年均达到百盏以上,彭家大院20多口人,上至年近八旬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子,每一年几乎占用了所有的休息时间,扎制各类彩灯。

  近几年“彭氏灯彩”的展出规模在兰西县内越来越大,展出面积均在250平方米以上,参展灯彩均达到150盏以上,每年元宵灯会大都从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其间,人流如潮、欢声笑语,把个彭家大院挤得水泄不通,人们纷纷举起手中相机,留下美好的记忆。三天展出接待观众大约在5万人以上。

  此次荣获“薪传奖”,彭士学非常高兴。他说,这对“彭氏灯彩”传人给予了极大的鼓舞和动力。在传统理念中,元宵节的重要性仅次于春节。做灯是我们兄弟九人的共同爱好,我们还要把手艺教给我们的儿女、孙子,让更多人找到“灯花节”的回忆。今年还要新建一处300平方米的扎制作坊,招收50名学员,免费向其传授扎制技艺,使“彭氏灯彩”逐步形成产业化,带动周边百姓和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把“彭氏灯彩”这门传统技艺发扬光大。(董云平)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