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鱼露、木拖鞋:福州疍民民俗文化前世今生

2017年07月24日 10:02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历史上,福州有一支古老的世代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水上居民——疍民,其有着独特的历史轨迹和与陆居汉人不同的生产生活习俗,被称为“闽越族文化活化石”。近日,闽江学院历史学教授林秀玉做客由福建省图书馆举办的“东南周末讲坛”,与读者分享福州疍民民俗文化的前世今生。

  居无定者的归宿

  疍民,也称为连家船民,是中华民族一支古老的以水居为特征的族群,明朝、清朝政府将其列为贱民,民国时期曾立法禁止歧视疍民。解放后,人民政府陆续安排福州疍民上岸。到上世纪90年代,他们绝大部分已定居陆上。

  林秀玉说,大部分学者认为福州疍民是福建土著闽越族人的后裔。

  从已发掘的考古资料及相关古文献来看,距今7000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福建先民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现今闽江下游闽侯县甘蔗镇一带当时是出海口,“昙石山人”就生息于这片江海泽国之上。从出土的许多用于渔业生产生活的器具,如蚌刀、陶网坠及装汤食的各式陶器中,可知“昙石山人”是靠渔业为生的水上民族。上古夏、商、周三代时,福建境内至少居住着7支互不相属的土著部族,《周官·夏官·职方氏》称之为“七闽”。春秋末,楚灭越国,部分越人入闽与闽族人融合,形成这一时期福建主要的民族“闽越人”。山多水泛的闽地,渔业是先民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经济活动。

  汉武帝派兵灭亡闽越国,并把闽越族的贵族、官吏、军人以及部分百姓强制迁往江淮一带。没有迁走的闽越人便隐遁于山林水泊之间,他们沿袭了先人的生产生活习俗,成为以水居为主的族群。此后,福建历经四次较大规模的中原人士入闽移民高潮。为南迁权贵不容的原土著与部分中原汉人,逐渐加入水居族群中。宋代以后,大部分疍民移居于闽江流域中下游。

  上述可见,闽江流域的疍民包括原始时期就生息在闽江及出海口的滨水部落,上古夏、商、周三代闽族以及南来之越族,汉武帝平百越后闽越人的孑遗,在此后的几千年间,又掺入了中原南迁汉族人中一些无家可归者,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有别于陆居汉族的水上族群。

  航运史上的“老水手”

  林秀玉说,由于疍民与中原南迁陆居汉人的长期隔离,加上长时间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他们在思想文化上较少受中原文化影响,“与全闽人士悉从中原迁来者无涉”。从清末民国以来沿袭下来的疍民有关生产生活习俗特征来看,较多地保留了福建先民文化的特点。

  史前时期,生息在闽江下游两岸泽国江海滩涂上的福建先民,以原始的木、竹、筏为工具,靠捕捉、采集水族生物为生。三国两晋南北朝直到清末的1000多年间,福州疍民继承了闽越族“习于水斗,便于行舟”的特点,从事传统的水族捕捞及水上运输的生产活动,成为福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以后,福州商业贸易的发展,使一部分疍民凭借自身航船经验“受雇于海商”,充当水手搬运等。近代以来,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外国人在闽江中下游创办公司、工厂,疍民中一部分人为洋人货船转运装卸货物。

  总之,疍民的生计主要都在水上,与他们世代相承的“善造舟”“善用舟”的生产活动的特点密切相关。舟船是福建先民主要的生产生活及交通工具,闽越人更以擅长造船航海闻名于世。在连江发掘出一艘约建造于战国末至汉武帝时期的独木舟,系用樟树树干所制,造型古朴,舟身狭长,首尾尖高,舟体上阔下尖,是闽越人善于造舟的实物见证。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十分重视水师建设和造船事业,闽越族人“善造舟”,使温麻(今连江县)成为孙吴重要的造船基地。

  宋以来随着商业发展,海外贸易的繁荣,民间造船业臻于兴旺,福州市区的造船坞主要分布在台江、洪塘等处。闽越人的造船技术通过疍民的代代相传,为宋元以后福州造船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疍民的衣食住行

  长期的行船摇橹撑杆和船居盘腿生活的需要,使疍民衣服的式样明显区别于岸上居民的服装,形成了独特的疍家服饰民俗和审美观。由于疍民生活贫困,他们衣服质地与花色相对比较单一,主要穿麻布染成的蓝黑和褐色的衣裤,但女性衣襟袖领上常镶有寸余宽的黑色条边,反映出疍民女性对美的追求。疍民衣裳的款式与旧时唐装相似,衣裤皆肥大,大袖口、大裤腿是其穿着的鲜明特征。

  疍民的天地,除了广阔的海洋、江河之外,便是小小的船,所以疍民的饮食习惯也受到经济条件和居住环境的制约,决定了他们只能“靠水吃水”,饭稻羹鱼,喜爱腥味食品,视海鲜为珍肴。由于疍民长期漂泊水上,新鲜蔬菜较少,烧食煎煮不方便,故选择了生食水产品的方式。在闽江流域的疍民,直到上世纪中后期尚存许多生食、半生食习惯,喜食“蛤鲜”“虾鲜”“蟹鲜”“牡蛎鲜”等十余种生制或半生制的水族品食物,其做法是将鲜活水产品用盐、料酒和其他配料腌制而成。闽菜中最主要的调味品虾油(鱼露),就是水产品腌制的产物。

  疍民男女老幼终年赤足,也是环境所致。一是行走中的船摇荡不稳,赤脚的抓力比较大,有利于身体的稳定和撑杆力度的发挥,二是浪飞水溅,经常冲刷船板,无法穿鞋,加上贫困的原因造就,久而久之,疍民脚板宽大粗厚,不习惯穿鞋,即使上岸要穿鞋也是趿着走。解放后,逐渐陆居或半陆居的疍民,尤其是妇女,喜穿没有后跟约束的木拖鞋,这一习俗被陆居汉民所模仿成时尚。

  自古以来,疍民便“以舟为居, 随处栖泊”。闽江流域疍民的连家船,既是他们的生产工具,又是男婚女嫁、养生送死的居家住所。船头是其生产劳动的场所,船中央的篷遮甲板下是他们的仓库,板上面是一家的卧室。船后舱高出船中央些许,既有舱铺,也是一家人饮食活动之地。船体空间狭小,疍民吃饭无桌椅,常年在船舱盘曲而坐。船尾既是厨房又是拉撒之处,甚至狭窄的船舷也成为其挂养家禽的地方。

  民谣中的世代记忆

  福州有民谣唱曰“破船挂破网,常年江上漂,三代祖孙住一舱,半年粮食半年糠”,就是解放前闽江流域疍民真实的生活写照。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福州城市化进程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疍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批疍民上岸居住,在脱离特定的生活环境后,他们逐渐改变了原有的民俗文化,迅速趋同于陆上汉族居民的习俗文化。福州疍民民俗文化由于结构性较松散,稳定性较弱,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变性和消亡之势。

  疍民歌谣是这一族群生存与发展轨迹的记忆,也是闽都江海文明孕育而成的民间歌谣之瑰宝。通过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的疍民歌谣内容丰富,涉及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诸方面,形式多样,常见的有盘诗、贺年歌、婚嫁歌、行船歌、节令歌等,其中以盘诗和贺年歌最为著名。通过歌谣,我们可以了解蕴含闽越古风的疍民这一族群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风俗信仰等,并为后人研究当时的区域历史文化提供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福州疍民渔歌已被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林秀玉说,从福州疍民民俗文化中可窥其闽越传人的特征,所具有的闽越族文化活化石的人文价值,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福州可以借鉴水上居民比较集中的广东、广西等地的成功经验,将保护与合理开发辩证结合,如疍民民俗文化包括饮食、渔歌、水上婚礼等,可以通过开辟疍民生活区或旅游体验活动,全方位地再现渐失的疍民民俗文化,在开发中有效地保护文化。当然,尺度的把握很重要,要做到尽可能不失真。

【责任编辑:丁海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