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廿五国青年汉学家走进岭南感受中华 暑热中深度游学(2)

2018年05月28日 10:59   来源:金羊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我的名字是Kaung Min,中文名是杜光民。虽然从小喜欢文学,但我毕业于仰光医科大学,曾在若开邦省会的政府医院工作过。十年前正式开始中国文学、图书的翻译,其后,慢慢地放弃了医生职业,而专门从事翻译了。

  我从小非常喜欢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并羡慕作者柯南·道尔,梦想长大以后要像他一样既是医生也是作家,于是走上了文学这条道路。其实,中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还有政治家孙中山先生都学过医,我这条路应该没有选错吧?

  2015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中国。那一年我获得了“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这个国家级的对外文化奖项,我以青年翻译家的身份获奖,觉得很光荣。

  去年,我又来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和中外文学出版翻译研修班,最激动的是见到莫言老师!从2013年开始,我已经在缅甸翻译并出版了莫言的三部长篇小说———《蛙》、《生死疲劳》和《红高粱家族》。

  我最近开始翻译余华的一些作品,他的代表作《活着》今年即将在缅甸出版。去年我也拜会了他,一起喝茶交流,那一次的茶会真是令人难忘。

  我还翻译过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这部作品非常幽默而尖刻、又有深意,是我喜欢的风格。钱先生是大学问家,但他也很会讲故事。不过,遇到其中的典故或学术内容,我需要翻阅很多资料,幸亏现在互联网查阅中国学问的内容比较方便了。

  我享受在家里工作、与笔下文字交流的感觉。我还译过于丹《论语心得》《论语感悟》(2011),这两书在缅甸都很畅销。

  我最喜欢莫言、余华他们的地方,在于神奇的故事之笔。即使是苦难,或者想象的故事,都描述得那样精彩。缅甸读者们也非常热衷于阅读他们的作品。

  对于缅甸民众来说,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存在断层,要么停留在古代《红楼梦》、《论语》,要么是武侠小说。文化界对于中国大陆20世纪之后的原创文学译介,一度只停留在以鲁迅、老舍、郭沫若、茅盾等为代表的少数作品,如老舍的《茶馆》、郭沫若的《屈原》,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被翻译。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直到进入21世纪后,有一批年轻的翻译家产生,包括我在内,做了一些工作,致力于中国当代纯文学的翻译,这样才让读者们发现了一片新天地。

  缅甸还没有作家获得过诺贝尔奖,莫言说,“假以时日,也许会有一个国外的作家说我受到了中国某一位作家的影响,这样的一种情况早晚是会出现的,这是我所期待的。你读我的,我读你的,世界文学才是真正的存在。”我也很期待自己的工作能在其中体现价值。

  这是我第一次来广东。我是想进一步地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广府文化粤语文化,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两个文明古国特别需要沟通”

  黎明(33岁,印度古吉拉特邦中央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系教师)

  威水史:印度古吉拉特邦中央大学第一位汉语教师;曾为时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现任印度总理莫迪做翻译,也曾为到访的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做翻译。此次课题:中印“移民女作家”比较研究

  我学汉语15年了,曾经几次到中国学习,印象总有不同。以前我们说起中国,都是功夫电影、面条、佛教等等词汇立刻出现在脑海里,现在则不是,一提到中国就想起引人注目的经济发展,熙熙攘攘的上海、广州、深圳,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子弹头列车,辛勤工作的人和世界工厂……我现在的大学是印度西部唯一设有中文系的大学,现在共有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中文专业学生四十多人。我一边当老师,一边也在继续攻读华侨学领域的博士学位。

  为什么我要研究华侨呢?因为在这个方面印度与中国很相似,特别是在美国,印度裔和华裔是少数族群中人数最多、也最有影响力的部分。我是打算利用自己汉语方面的优势(能直接读当代小说哦),从文学的比较开始,进而扩展到历史、社会和经济方面,去研究在美国的印度侨民和中国移民。

  到广州来,特别是在暨南大学学习,肯定是研究华侨故事的理想场所啊!我想尽可能地收集在印度找不到的中文书籍和资料。现在我已经有了具体比较的目标,就是印度女作家裘帕·拉西里(代表作有《同名同姓》、《低地》等)和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严歌苓。她们的写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好像暨大的王列耀老师课上讲的那样,体现了乡愁、跨界等等问题。

  我觉得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正在高速发展的“文明古国”,还是很需要沟通。

  比如,我经常要向同胞们解释,中国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善了,连边远的农村也是!而且很多印度人认为孟买和上海是亚洲的同等城市,其实孟买的差距还很大。不过我在中国的网上也看到,经常一说起印度的交通状况,就会出现“挂满了人”的火车照片,其实那也是过去的情况了,现在变化也很大。

【责任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