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流失文物回归之路 从1949到2019(2)

2019年09月23日 10:3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从英国追索3000余件文物

  1995年3月,英国伦敦警方截获了两批走私文物艺术品,其中包括大量疑似源自中国的文物。获悉相关情况后,中国国家文物局紧急派员赴英国开展文物鉴别认定,确认了其中3400余件为中国流失文物,并正式向英国政府提出文物返还要求。

  对于这起文物走私案件,英国警方积极主张刑事立案,但是英国皇家检察院以文物走私发生地不在英国为由,决定不予起诉。随后,走私嫌疑人提起民事诉讼。伦敦地方法庭经过初步审理,决定将查扣文物判还走私嫌疑人。为应对不利局面,中国国家文物局将案件移交英国上诉法院,迫使地方法院冻结涉案文物。最后,在强大的司法与国际舆论压力下,涉案嫌疑人很快表达了庭外和解的意愿。

  经过为期一年的艰难谈判,1998年1月,走私嫌疑人终于承认这批文物的所有权归属中国,同意将其归还。同年3月,这批珍贵流失文物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从英国追回的3000余件文物是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流失文物追索,在此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相结合的追索模式,对日后的流失文物追索工作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从美国追索王处直墓浮雕石刻

  1994年6月,河北省曲阳县的王处直墓遭盗掘,被盗文物几经转卖,流失海外。2000年2月,我国学者在美国偶然发现某拍卖行即将拍卖疑似王处直墓被盗浮雕武士石刻的重要线索,随即将消息传回国内。经河北省文物局研究确认,相关拍品确系王处直墓甬道处两块浮雕之一,国家文物局立即启动文物追索工作。

  2000年3月,中国国家文物局照会美国驻华使馆,要求美方中止拍卖并返还流失文物,美国政府也对此表达了积极的合作态度。同年3月21日,美国纽约州南区地方法院做出要求相关机构中止拍卖的决定,并下达民事没收令,授权海关部门将文物扣押没收。2001年3月,在经历一年审判后,该法院做出返还文物的最终裁决。2001年5月26日,这块浮雕武士石刻回归中国。美国著名收藏家安思远通过媒体报道了解相关情况后,主动将自己收藏的另一块武士浮雕石刻无偿返还中国。

  王处直墓武士浮雕石刻的回归,是我国首次成功叫停国际流失文物商业拍卖,开辟了中美两个大国之间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合作的先河。富有传奇性的浮雕武士合璧归来,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流失文物追索工作日益深入的理解与支持。

图为王处直墓浮雕石刻
图为王处直墓浮雕石刻

  龙门石窟石刻佛像回归

  20世纪初,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艺术宝藏龙门石窟遭到严重破坏与盗凿,无数精美造像流失海外。古阳洞、莲花洞、火顶洞、万佛洞、看经寺等遭到的破坏尤为严重,很多石窟的佛雕长期“身首异处”。其中,看经寺浮雕罗汉像在20世纪30年代被盗后,曾现身欧美拍卖会上,后被捐赠给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收藏。2001年4月,经过中加双方友好协商,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在充分了解浮雕罗汉像被盗的背景及其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后,决定将文物无偿返还中国。这是我国政府首次促成国外重要文物收藏机构退藏并返还流失文物,为解决历史流失文物追索难题进行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探索。

  看经寺浮雕罗汉像的回归,开启了龙门石窟被盗佛像回归的序幕。2004年至2005年,经过严密的专家论证以及龙门石窟研究院的研究确认,国家文物局抢救征集了包括古阳洞高树龛北魏释迦牟尼佛首、火顶洞观音菩萨头像在内的7件龙门石窟佛教造像,于2005年10月在龙门石窟举办流失海外龙门石窟回归庆典。

  龙门石窟是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代表着中国石刻艺术的高峰。龙门石窟流失文物的回归,为恢复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和世界遗产的完整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为龙门石窟石刻佛首
图为龙门石窟石刻佛首

  秦公遗址金饰片回归

  上世纪90年代初,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多次被盗掘,大量珍贵文物被转卖走私至海外。其中部分金饰片被法国企业家弗朗索瓦·皮诺和收藏家克里斯蒂安·戴迪安获得,并捐赠法国吉美博物馆。数年中,中国国家文物局多次通过不同渠道向法国政府和吉美博物馆提出返还要求,积极谋求文物回归。由于吉美博物馆馆藏文物属于公共物品,且法国  国内法规定“公共物品不可转让”,文物返还面临着重大法律障碍。

  经过反复磋商谈判,中法双方最终找到了妥善的解决方法:金饰片原捐赠人皮诺和戴迪安分别与法国政府解除捐赠协议,使之退出国家馆藏,再由二人将文物返还中国。2015年4月,皮诺将4件鸷鸟形金饰片交还给中国驻法大使翟隽。同年,戴迪安两次赴北京,将52件不同形制的金饰片交还给中国国家文物局。

  大堡子山秦公遗址金饰片的返还,是中法两国政府与友好人士通过创新机制、突破文物所在国现有法律障碍的方式实现文物返还的典范,开辟了文物追索的新路径。

  此外,2011年,收藏家郭炎也将其自境外获得的2件鸷鸟形金饰片和1套金铠甲片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图为秦公遗址金饰片
图为秦公遗址金饰片

  从英国追索青铜虎鎣

  青铜虎鎣为西周晚期文物,原为圆明园旧藏。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其中青铜虎鎣被英国海军军官哈利·埃文斯掠走带回英国。

  2018年3月,圆明园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引发我国各界强烈反响,深深牵动着国内民众和爱国华侨华人的心弦。获知虎鎣下落后,国家文物局在第一时间开展信息收集、协商谈判、协调联动、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工作,综合运用外交、商业、舆论等多种途径,积极推动青铜虎鎣返还。2018年4月底,青铜虎鎣境外买家表示愿将文物捐赠给中国国家文物局。2018年9月21日,国家文物局代表团在中国驻英国使馆举办虎鎣捐赠接收仪式。2018年12月,青铜虎鎣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铜虎鎣的回归,根源于中国人民对祖国文化遗产始终不渝的热爱、百折不挠的守护,凝结着政府、收藏机构、行业组织、媒体与各界友好人士共同不懈的努力;既说明了流失文物归还原属国的观点已深入人心,同时也反映了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图为青铜虎鎣
图为青铜虎鎣

  美国两次返还文物

  2014年,美国国土安全部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在纽约、克利夫兰和迈阿密等地发现了走私入境的22件中国文物和1件古生物化石。美国法院裁决没收文物,并最终判决文物归属中国所有。随后,中美双方文物、司法、海关等部门立即就文物返还事宜开展紧密合作。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作为此次访问的重要成果,中美两国政府宣布将根据2009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实现上述文物和古生物化石的返还。2015年12月10日,流失文物交接仪式在中国驻美使馆举行。

  2014年4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印第安纳波利斯分局查获大量各国走私至美国的文物艺术品。中国国家文物局在获得相关信息后,先后多次组织专家开展鉴定研究,对确认为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向美方提出声索要求。经过中美双方近5年的共同努力,2018年11月,美方正式决定将这批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中国。2019年2月28日,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交接仪式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此次返还系中美两国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以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文物返还。

  美国两次返还的中国流失文物是考察古代生活和雕塑艺术的实物资料,承载着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历史信息。

  意大利返还文物

  2007年,意大利文物宪兵在其国内文物市场查获大量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随即启动国内司法审判程序。中国国家文物局在获知相关信息后,立即与意大利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对接和启动流失文物追索工作,多次组织专家鉴定研究,向意方提供详实的文物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意大利政府正式提出文物返还要求。

  2014年,意大利法院做出有利于中方的判决,但由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上诉,判决未能执行。2019年初,意大利法院最终判决将文物艺术品返还中国。2019年3月23日,中意两国代表在意大利罗马交换了796件(套)文物返还证书。4月1日至7日,国家文物局派出工作组,赴意完成文物清点、交接、核查和运输工作。2019年4月10日,满载着意大利返还的796件(套)中国流失文物的航班抵京,历经12年的漫长追索,这批文物艺术品最终重回祖国怀抱。

  796件(套)文物艺术品中,丰富多样的新石器彩陶为研究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实证;数量众多的汉代、唐代和明代陶俑是了解当时人民物质精神生活的实物见证。这次追索是中意两个文化遗产大国为打击文物贩运、促进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合作贡献的新范例。

  从日本追索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2019年3月初,中国国家文物局获悉,日本某拍卖行拟拍卖疑似我国流失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立即组织专家团队对青铜组器进行研究,确认其为近期湖北曾国墓葬被盗掘后非法出境的文物,并随即会同公安部门通过刑事与外交渠道共同开展追索。

  3月9日,国家文物局正式照会日本驻华使馆,要求日本政府依据相关国际公约规定,返还我国流失文物。同日,日本拍卖企业公开声明撤拍青铜组器。随后,中日两国政府代表共同约见拍卖企业代表,公安机关紧锣密鼓推动文物盗掘走私犯罪调查,最终促成青铜组器拍卖委托人将文物无偿上交国家。8月,国家文物局、公安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日,完成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接收工作。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为春秋时期曾国高等贵族克父所铸,包括鼎、簋、壶、甗、霝、盨六大类共8件,品类丰富、铸造精致、保存完整,每件青铜器均有铭文,共计330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这些文物对于研究春秋时期历史文化、曾国宗法世系以及青铜器断代与铸造工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此次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成功追索,是我国依据相关国际公约,在日本政府的配合协助下,实现的流失日本文物的回归,具有重要开创意义。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刘修兵撰写,图片由本报记者陈曦拍摄)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