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北京8月21日电 题:华人艺术家杨一信:用丝绸针画定格中国风光
作者 刘洋
8月20日,“山河锦绣——华人艺术家杨一信丝绸针画艺术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77岁的杨一信佩戴着颈托来到现场。
“我喜欢野长城。要不是颈椎出现问题,我还能背着器材去拍野长城。”杨一信说。
杨一信1978年前往美国,在纽约做服装贸易,业余时间拿着相机到处拍摄,记录美景和名人肖像。
一次,杨一信到苏州的工厂谈合作订单,被精致细腻的苏绣抓住眼球。1995年,杨一信辞掉工作,一头钻进刺绣的世界。
杨一信笑称,自己原来是个运动员,人高马大的,捏起绣花针学习还是挺费功夫的。
苏绣作品题材丰富,山水、花鸟、楼阁、人物是常见表现内容。杨一信边学边想,能否将自己的摄影作品用刺绣表现出来呢?
在和绣工师父的学习实践中,杨一信采用了乱针绣的方式,以长短交叉的线条和分层加色的做法表现画面,使得画面色彩丰富、层次感强。
走进展厅,几幅黄河主题的刺绣作品吸引了记者。气势汹汹的水流“奔腾”在织布上,浪花翻涌似要“跃”出布帛。
杨一信回忆道,2005年夏秋之交,他和几位摄影家一同前往黄河壶口瀑布采风。为了拍摄到更好的效果,他们向着黄河西边的陕西地界寻找拍摄角度。
站在秦晋峡谷上,面对咆哮的黄河,杨一信发现自己距离悬崖边只有不到1米的距离,他的双脚开始发抖、发软。当他决定向后退到一个安全位置时,他猛然发现了一个特别的角度。于是他架好三脚架拍下了仅存的一张底片后,安全撤回岸上。这张照片也成为了丝绸针画《黄河系列之一》的“底片”。
同行的摄影师柏雨果用相机抓拍到了这一幕,并为照片取名为《黄河之水天上来》。杨一信和团队将这张照片创作成了同名丝绸针画。
作为一名汕头籍华人,杨一信也用镜头和丝绸针画记录下了家乡的景色。时隔多年重回家乡,杨一信发现家乡的变化很大,自己不认得很多地方。他举起手中的相机,将汕头的景色定格下来。
汕头小公园是他很喜欢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他将小公园的照片取名为《梦回小公园》,并与团队创作同名丝绸针画作品。杨一信说,他想多做几幅作品送给潮汕籍华人,让他们带着家乡的名片,以缓思乡之愁。(完)
文化教育频道精选:
-
2024年10月9日 09:23:24
-
2024年10月8日 11:21:50
-
2024年10月8日 09:22:59
-
2024年10月5日 18:47:42
-
2024年10月2日 14:47:53
-
2024年10月2日 14:44:49
-
2024年10月2日 10:38:14
-
2024年10月2日 10: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