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客家风俗别具一格 传承中原文化浸染地方特色(2)

2014年10月14日 11:22   来源:开封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元宵节,客家人称为“正月半”,这也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从正月十一开始,大街小巷到处张灯结彩,爆竹炸响,烟花燃升,沿街可见舞龙灯的队伍。正月十五上午,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人家,都要在祖公堂挂上白油纸做的小灯笼,由家中男性将灯点燃,俗称“添新灯”,以示家中添了新丁(客话“灯”、“丁”同音)。挂灯前要祭祖公和天神,请他们保佑孩子健康平安。这日中午或晚上人们宴请亲朋好友。入夜,闹花灯的活动开始了,在一片鼓乐声中,各村各姓举出自家扎制精致的各色花灯、龙灯,男女老幼尾随观看,欢天喜地。许多村庄、乡镇还进行锣鼓大赛,花灯评比。宋以来相沿有元宵节吃汤圆(圆子)的风俗,客地也不例外。节日的庆祝活动持续到正月十六七才结束。

  婚丧嫁娶 传承古礼

  自古人们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当做人生四大喜事。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都把婚姻缔结看做人生中的重大事件,给予高度重视。

  据著名客家文化研究者谭元亨所著的《客家文化史》记载,客家人来源于中原地区,并且历代都保存着中原的传统文化,所以客家人的婚姻观念深受古时“传宗接代”的影响。首先,婚姻的决定权在于父母家族,也就是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次,婚姻对象的选择,“门当户对”的观念才能有成,并且由于客家人属性成规,男婚女嫁必须“明媒正娶”;其三,由于客家社会一直是父系社会,因此招赘之风并不风行,“嫁娶婚”是为正宗;其四,“同姓不婚”的原则为客家人所严格遵守,还有就是家族的祖先辈结怨而发誓互不通婚,他们的后代也严格遵守。 时至今日,客家人传统婚姻方式依旧传承至今,其大体有人家女、二婚亲、童养媳、等郎妹、华顿梅,隔山娶亲、一夫而妻,纳妾和冥婚等。嫁娶的礼俗,因人而异,而客家各地,也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

  “人家女”,就是闺女。娶大闺女为妻,对女方而言,又称“大行嫁”。整个过程分为议婚、订婚、报日子和完婚几个程序,这也是我国自周以来实行的婚礼仪式的简化。议婚,也就是商议婚事。如果双方父母熟识的话,直接请人做媒;如果是由他人介绍,如若双方同意,女方父母可到男方家查看,俗称“看婿郞”,而后男方家长可到女方处查看,所谓的“看亲”。经过了解同意后,就进行“排八字”。八字相合后就进行议婚,其主要内容是指双方商议聘金和鱼肉。议婚谈定后,接着就是订婚,俗说“过年庚”,通过媒人进行订婚凭证的交换,女方的“年庚纸”,男方的一部分聘金。接着就是由男方选取良辰吉日为结婚日期,随后,遣人携带礼品报告女方。聘金要全部交清。吉日决定后,男方便可写好请帖,分送亲戚朋友,准备宴客。完婚,女方称女子为“行婚”,男方称女子为“入门”。完婚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婚礼,洞房。婚后的三天,新娘由弟妹陪同回娘家,俗称“转门”。住几天后再回夫家。至此,婚礼正式结束。 女子结婚后,与丈夫离婚或者丈夫早逝成孀妇,要再行出嫁,称之为二婚亲。二婚亲,依旧会有媒妁、主婚人、聘金、婚书等,但不会按照六礼仪进行,远不如人家女行大嫁来得重视。男子再婚同样,其婚礼不如初婚之重视。丧葬仪礼,代表着人生旅途的终结。客家人对已“慎终追远”的丧葬,主要是传统古礼的传承,但又有自身的特点。

  当尊亲病入膏肓弥留之时,其远亲近邻都须前往探视,家人随侍在侧,已尽乌私。其易箦(病危将死)之时,移至厅堂,分男左女右,置于“老人间”,首内脚外,不挂蚊帐,即所谓的“寿终正寝”。死亡气绝后,敲打铜锣三响,表示已经寿终。随即在厅堂悬挂白色幛幕,俗称“孝帘”。孝子孝孙随即剃发、赤足,挂灯前往附近河边,投铜钱3枚,用瓦罐盛水而归以为死者尸体沐浴,称为“买水沐尸”。然后入殓、置灵、报丧,成服奠祭(俗称“做斋”),再点主、出殡、祭奠服丧。客家人在丧葬中必设“神主牌”,题死者之谥,其字数必须合“生老病死苦”中的生老二字。而最后的“主”字,一般故意写为“王”,留在治丧那天,由德高望重的人点上那一点,俗称“点主”。祭奠贯穿整个丧葬的全过程,而服丧则以辈分远近作为等差。亲子必须服丧3年,孙2年,曾孙1年,还有就是所谓的“爷死三年不采花,娘(原为女+哀,客家言意为母亲)死三年不露牙”。死者去世满百日,孝子孝孙也要备牲醴果品等物,穿孝服哭拜先灵,俗称“做百日”。此后每逢死者出生及去世的纪念日,家人又分别备牲醴果品敬祀。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