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探访马来西亚古晋中国街 寻华人百年足迹(图)

2017年05月11日 13:48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中国街一名的典故从何而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蔡羽 摄)
中国街一名的典故从何而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蔡羽 摄)

  中国侨网5月11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南洋地区有不少印度街、中国街或类似的街名,有说是当年的殖民地政府为了便于分而治之,采用了种族隔离居住的政策。

  马来西亚古晋也有这类街名,然而与种族隔离没有关系。比如古晋的印度街,早在1820年代或更早以前,就聚居着一批印度穆斯林,并建起一座清真寺,当时英国人还未抵达。到了1880年代,英国布洛克政府批准华人在这个地段建造房屋,便沿用“吉陵街”一名,作为印度社群聚居地的记录。到了1920年代,鉴于“吉陵”具有贬义,在印度社群的要求下,改为“印度街”。古晋印度街历来以华人商家居多,印度商人的店铺主要集中在印度街中段,即印度清真寺的后方位置。

马来西亚古晋大井巷。
马来西亚古晋大井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蔡羽 摄)

  距印度街咫尺之遥的河边地段,另有一条爪哇街,根据记录此街在19世纪是爪哇人聚居之处。20世纪初,爪哇人被迁离,华人在此建起房屋并开始经商。尽管这条街上一位爪哇人也没有,但还是用了爪哇街一名来纪念爪哇聚落的存在历史。

  街名典故比较含糊的,倒是“中国街”。这是贯通海唇街与亚答街的一条不算大的横街,以打铁铺、中药铺和金铺为多。“中国街”一名源于何时,经查阅现存1870年、1890年和1917年的老地图,对应街道已经画上,唯没有标上街名。

  近期在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出版的第六期《文海》杂志里,收入郑泽冰写的《港口岁月——1864年之前鲁巴河流域华人社会发展概况》一文,提及比第一代白人更早抵达砂拉越的广东人刘直。按目前的记录,刘直被视为最早抵达砂拉越的华人。此文章简略提及刘直后来成为当时掌权者拉惹布洛克的管家(Steward),并于1857年石隆门华工事变时,带领其伙伴积极参与抗击客家华工的战役。此文相信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朱敏华编辑的《砂拉越历史文件集》还收录有拉惹政府于1866年发给刘直的地契影印本,上有其署名以及‘聚隆直记’的盖章,该地段坐落于今古晋市区的中国街。有关地契说明了“中国街”一名在1866年或更早以前已经存在,而街名的来源是否与“抵达砂拉越的第一个中国人刘直”有关尚未得到考证。

  从中国街越过亚答街,有另一条小巷与之相对,英文街名为中国街尾(Upper China Street),中文名则为“大井巷”。从中文街名可以直接了解,这条巷子里曾经有“大井”。

中国街上有多家大埔人经营的传统白铁店。
              中国街上有多家大埔人经营的传统白铁店。(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蔡羽 摄)

  在未有自来水供应的年代,井水是人们重要的水源,人们饮用井水,也用井水冲洗。古晋老街有多少口水井?根据目前所知的记录是3口,但相信不止。所记录的3口水井中,仅存的一口位于大伯公庙后方,另两口已经填平。其中一口消失的水井,正位于大井巷。大井巷原为一条没有出口的死巷,巷尾乃一山坡,山坡上是圣公会园区。

  到了1993年,政府征用圣公会的部分地段,开出一条道路贯穿花香街及敦阿邦哈志奥本路,大井巷尾才有了接通这条新路的出口。水井所在的地方,就在巷尾出口倒数第二间店屋前方路中央,这点在文史工作者兼资深媒体人李君的“古晋古今”系列报道中有明确的采访资料佐证。

  华人南来,不耐南洋地区的酷暑,早年因中暑丢命者大有人在,以致于有传言说华人必须定时冲凉。时间一到,水井边往往围聚着冲凉的人,热闹异常。如今看来“规定冲凉”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在苦力劳动的当年,定时冲凉可是用来保命的方法。(蔡羽)

【责任编辑:赵墨】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