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征文: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美中信使报》社长 金鸣峰
记得还是在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们的报纸——出版了五年多的《美中晚报》(2005年7月,《美中晚报》更名为《美中信使报》)正在欣欣向荣的时候,一个消息从北京传来:中国新闻社要在南京举办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邀请全球华文媒体代表参会,共商海外华文媒体发展大计。
2001年9月8日,我登上了从美国达拉斯飞往洛杉矶再转往中国北京的飞机。这是我第三次飞回中国,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就在三天后的北京城里,我正准备调整好时差参加16日在南京召开的论坛时,电视中传来了“9•11”恐怖袭击的新闻。我一时间不知所措。
虽然受“9•11”事件的影响,部分北美地区的华文媒体代表因为航班停飞的原因未能到会,但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还是如期在南京举行。来自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华文媒体代表第一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历史性地聚集一堂。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亲临大会,亲切会见了全体与会代表,并发表了热情的讲话。他充分肯定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华文化,架设中外友谊桥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天的会议中,代表们发表了十分中肯的意见。大家一致表示,在媒体发展的新形势下,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会后,代表们兵分5路,分别前往江苏、广东、湖南、贵州等地采访考察。我被分配到前往广东的考察路线。
广东人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江门侨乡的乡村田头,一位60多岁的老农民举着锄头说:“这里是黄金的土地。你们来一次,就有一次的收获”。一位30多岁正在劳动的妇女撸着头发说道:“不挑担子不知重,你们要同我们一样劳动。劳动才有收获。”代表们哈哈地笑了,也和她们一样干了起来。
江门的一位女市长会见了我们全体赴粤代表,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她感谢海外媒体对江门市发展建设的关心,并向代表们介绍了江门市的未来发展。
在深圳的一个小公司,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公司发展情况,大家还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表达对深圳的美好印象。
在广东的所见所闻,让我看到了当地民众对未来的希望,更加感受到作为一名在美国的华文媒体人所肩负的沟通中美的重任,坚定了我架设中美文化桥梁的信念。我要用我火焰般的热情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这真是:
久闻当年聚风潮, 海外千里赶浪涛。
风尘仆仆爱江势, 雨丝迷迷逐浪高。
春来夏至多壮士, 秋去东进尽英豪。
日暮相关今犹是, 九月菊花荡心潮。
征文启事:
“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2001年起,从南京、长沙、武汉、成都、上海、重庆、青岛、贵阳一路走来。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至今已8届,跨越15个年头,参加过论坛的海外华媒人总数逾3000人(次)。
“15年”、“8届”,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同仁能够在同一时间在一地相聚,充分体现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生命力、影响力、向心力。
有人如是说:“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华文传媒人的精神家园”;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全球华文传媒人相约的盛会和节日”;
“我们在这里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论坛是全球华文媒体人交流、情感互动的平台,是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寻求合作和发展机遇的沙龙”。
或许,你是参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8届元老”,或许因为某种原因你缺席过几届,或许你参加过行走中国活动……相信你一定有话想说,有感而发,有事要记,有闻要录。
来吧,我们恳请你参加“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写一写、忆一忆、想一想、品一品你曾参加相关活动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故事、经历、趣闻、趣事……相信那“一点一滴”、“一草一木”是甜蜜和温馨的。
征文可围绕“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这一主题,写人,写事,状物、言情,“嘻笑怒骂”皆文章。征文体例不限,文风不拘,篇幅可长可短(1000-3000字),每篇征文的题目可自定,求的就是一个“真”字。记住,请随征文附上3-5张与你写的征文相关的照片(附图片说明)。
“家园”征文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举办。征文活动至2016年底截稿。所征集的文章将于2016年年底结集出版。
征文的文图稿件请发至:forum@chinanews.com.cn
“家园”征文活动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