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媒体

“家园”征文:家,温暖天涯海角的你

2017年01月25日 15:56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加拿大维多利亚传媒董事长 王燕云

  2016年春节后,连着读了两篇中国新闻社夏春平副总编撰写的他与母亲故事的两篇文章《妈妈带我坐公交》和《妈妈给我缝裤兜扣》。过年,他从繁杂的工作中脱身,从北京飞回武汉老家陪着戴着老花镜的老母亲过年,陪着老母亲一起乘公交车去医院陪伴患病入院的老父亲,八旬老母还为他缝裤兜扣。

  读着,忍不住,我的眼眶湿了。

  家,于游子遥远及近,细细碎碎的生活琐事,母亲的絮絮叨叨,是孤独天涯人的惦念。夏总一个说话办事嘎巴溜脆的大男人,却用细腻的笔触将这幅家的画面,在过年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直戳泪点。不由得,让我想起初见夏总时的情景,想起一个大家,世界华文媒体人的家。

  认识夏总,是在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

  2007年金秋,应邀参加在四川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一走进成都锦江宾馆大厅,人头攒动,登记报到的嘉宾络绎不绝,一位留着平寸的中年男子穿梭在人群中寒暄打招呼,格外醒目。

  “夏春平”,声到,人到,一双大手握了过来,我自报了家门。

  “哦,王总,上一届就邀请了你,最后你没来”。

  “抱歉,失约了”。

  “来了就好,有什么需要我们协助的,不要客气”。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事隔两年这么细碎的事还都记着?思忖着这位论坛组委会的秘书长是个说话办事干脆利落,又不失细腻的“大管家”。

  在报到登记的柜台前,从一位清秀俊俏的女孩手里接过文件袋,“我叫燕芳,你是燕云,这么巧,我们是姐妹。”清脆的话语,亲情洋溢,像是回到了家,那样的亲切。环视忙碌的接待大厅,热热闹闹的聚满了人气就像一个家,一个凝聚着天涯海角孤独华媒人的家,这是我去国多年第一次在心里有了回家的热流涌动。

  对这个家的理解,在接下来的几天会议中有了更多的认知。

  参加这届论坛的四百多位媒体同仁,分别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媒体,代表中有白发苍苍的前辈,有年龄相仿的同路人,有数得过来的几位年轻的留学生,还有毕业多年一直没有音讯的大学同窗。上学的时候,读报刊史,知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报刊,但是一下子看到有这么多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人聚在了一块儿,还真有点出乎预料,更感觉到论坛组织者们的不容易。

  从第一份华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一份华文报纸《金山日新录》在海外面世以来,随着华人迁徙的脚步,华文报刊如同洒落在世界各地的珍珠,一粒粒地串起华人离乡背井的乡愁,架起连接唐人街与当地主流社会信息交流的桥梁,传承着割舍不断的母语文化。华人在海外是少数族裔,当华人的经济还没发展到足以支撑起华文媒体存在的规模时,华文媒体生存的窘况可想而知。

  “你想害谁吗?就鼓动他去办报。”这样的传说,一来到北美就充斥着耳膜,也听说过这样的故事:一位开餐馆的老华侨辛辛苦苦积攒了几个钱后,耐不住心中所念,卖了餐馆办报馆,做了没多久报纸经营不善,欠了一屁股债,最后跳下金山大桥。一支笔,一把剪子,再加上一把尺,抄抄写写,剪剪贴贴,数着字数、划格子来编排版面,义务编报,还要大伙儿凑钱印刷报纸……这就是在海外办报的初始,这样简陋的工作模式,注定养不起专职的报人,养不起固定的办公地方。近些年来,海外华文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新移民带着资金和新媒体技术,把经营华文媒体作为谋生的“饭碗”,却依然摆脱不了家庭作坊的模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来到加拿大做报纸,我坐在唐人街一间开放式的地下室的电脑前,举头望着从眼前来往的行人移动的脚步,一边编排版面,一边填空式地撰写采访的文章,还要应答电话,接待来访的客人,忙忙碌碌的连顺一遍稿子的时间都没有。这样拳打脚踢地工作节奏,简陋的工作环境,手边连本字典都没有,根本无法与国内的媒体人相比,常常感叹:在海外做华媒真的是不容易,有时竟不好意思开口说自己是华文媒体的从业者。

  在这样的心境下走进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演讲者们唠家常般地聊着各自办报的经历,就像是嫁出去的儿女从四面八方回到家,向家人诉说着别离后的生活,酸甜苦辣娓娓道来,他们遭遇的,他们收获的,仿佛就在身边。

作者与熊德龙先生合影
作者与熊德龙先生合影

  面孔黝黑,有着雪白络腮胡子的印尼《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先生,没有华人血统,却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是在两岁时被一对熊姓华人夫妇从印尼的孤儿院里收养。“我生活在一个华人家庭里,受华人文化的熏陶,在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中长大。我一直骄傲地认为:我就是华人——一个没有华人血统的华人。我一直有个愿望,想为华人社会做一点事。”他想到了办报,从1981年开始,熊德龙先生创办了《国际日报》。办中文报纸赔钱,几千万美元打了水漂他依然坚持不放弃,摸着市场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能搭建一个平台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向伟大的中华民族致敬,是他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办报的动力。

  自称媒体老兵的沈慧争,来自印尼《千岛日报》,这位1932年在印尼出生的老人,68岁才有机会成为印尼华文报纸的记者。他说,以高龄出任记者,是希望增进中国与印尼交流,推动两国友好。2001年,沈慧争去北京采访两会,成为印尼华文报业历史上的第一人。在此后的10多年间,他践行着理想,多次到中国采访重大事件,汶川大地震的废墟现场、北京奥运会赛场、世博会……他的足迹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一篇篇浸满心血的文章,所见所闻饱含着他对中国的认知,客观公正的报道让越来越多的印尼读者看到了真实的中国。能为两国友好尽份力,沈先生享受这样的高龄奔波,辛苦地笔耕。

  胡兰波,是我在北京大学的校友,很早移民到了意大利,曾出版过多部意大利文小说。令人感动的是,她得知患有乳腺癌后并没有被病魔吓倒,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以顽强的毅力创办了意中双语杂志《世界中国》,这本杂志既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中国文明,也把意大利文化带到了中国。她是第一个获得罗马市政府颁发的外国移民新闻优秀奖的华人,为表彰她为意中两国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意大利总统亲自签发证书,向她颁发了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

  论坛代表中有很多这样感人的故事,就像矗立在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纪念雕塑”,一个顶天立地的“华”字,饱含了不知多少出资人、出版人、办报人为海外华文传媒生存与成长的默默奉献,那一笔一划不知书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在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纪念雕塑前留念
在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纪念雕塑前留念

  在他们的故事中,我的孤独感被融化了,相同的理念,相同的奋斗经历,让大家在华文传媒论坛的大家庭里,相识,相知,相交,共同畅叙华媒的未来发展,探讨华媒的生存之道,这种相互勉励结伴同行的友谊,远比论坛设立的任何一个主题的意义都深远,就像2009年第五届论坛在重庆种下的那片“世界华文媒体友谊林”,在媒体人的共同“灌溉”下,一定会生长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

  媒体人有了“论坛”这个家,两年一度的会议成为了热盼。我们欣喜地看到与会的华文媒体逐届增多,传媒的载体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更让人欣慰的是,在以中老年为主体的海外华文媒体人的队列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80后、90后,在2015年贵州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更有了00后的代表,他们中有不少还是土生的移民后代,呈现出华文媒体人在海外的薪火相传。

  论坛组委会为海外媒体提供各种可以做到的服务,搭建新闻大厨房平台,举办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组织“文化中国”、“行走中国”采访团……,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在提升海外华文媒体整体素质和水平的同时,也凝聚着海外华文媒体的力量。

  在海外华文媒体发展的长河中,无数志士先贤筚路蓝缕记录了华人在海外的生存历史,也开拓了华文媒体在海外前行的路。然而,他们是谁?历史记载不多。他们是孤独的历史记录者,却没有记录下自己的故事。2003年,由中新社夏春平担任主编的《世界华文传媒年鉴》出版,为论坛的发展史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沧海遗珠不再有撼。

  家,无论走多远,都让你魂牵梦绕,那是心灵最感亲切的地方,是承载着亲人关怀的地方。回家,一杯清茶,一句问候,都让心灵溢满了温暖。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是我们海外华文媒体人的家。

  征文启事:

  “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2001年起,从南京、长沙、武汉、成都、上海、重庆、青岛、贵阳一路走来。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至今已8届,跨越15个年头,参加过论坛的海外华媒人总数逾3000人(次)。

  “15年”、“8届”,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同仁能够在同一时间在一地相聚,充分体现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生命力、影响力、向心力。

  有人如是说:“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华文传媒人的精神家园”;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全球华文传媒人相约的盛会和节日”;

  “我们在这里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论坛是全球华文媒体人交流、情感互动的平台,是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寻求合作和发展机遇的沙龙”。

  或许,你是参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8届元老”,或许因为某种原因你缺席过几届,或许你参加过行走中国活动……相信你一定有话想说,有感而发,有事要记,有闻要录。

  来吧,我们恳请你参加“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写一写、忆一忆、想一想、品一品你曾参加相关活动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故事、经历、趣闻、趣事……相信那“一点一滴”、“一草一木”是甜蜜和温馨的。

  征文可围绕“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这一主题,写人,写事,状物、言情,“嘻笑怒骂”皆文章。征文体例不限,文风不拘,篇幅可长可短(1000-3000字),每篇征文的题目可自定,求的就是一个“真”字。记住,请随征文附上3-5张与你写的征文相关的照片(附图片说明)。

  “家园”征文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举办。征文活动至2016年底截稿。所征集的文章将于2016年年底结集出版。

  征文的文图稿件请发至:forum@chinanews.com.cn

  “家园”征文活动组委会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