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一带一路”给江门籍华商带来更多商机

2017年05月19日 15:5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拿督黄小娟(左)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拿督黄小娟(左)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在马来西亚沙巴亚庇市,无论是商业旺地还是繁华小区,大多出自华人之手。其中不少是拿督黄小娟的杰作;同样在亚庇,另外一名华商陈贤康也悄然发力,除了涉足房地产,他的棕榈油项目规模名列沙巴之首。黄小娟和陈贤康是老乡,他们的祖上均来自广东江门,为此他们均与家乡展开了系列合作。

  其实,类似这样的合作,在马来西亚随处可见。包括黄小娟、陈贤康等在内的华商均希望跟中国内地合作更紧密,毕竟“一带一路”建设给他们带来了太多商机。

在马来西亚沙巴亚庇市,无论是商业旺地还是繁华小区,大多出自华人之手

  黄小娟:努力推动中马交流合作

  京那律离亚庇市市区约15公里,一个集公寓、商贸、美食、别墅等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就坐落在这里,这个名为“棕榈豪华公寓”的地产项目由马来西亚美嘉城集团开发,幕后的掌舵人便是拿督黄小娟。棕榈豪华公寓,均价高达人民币七八千元,在当地属于高端楼盘,记者到访时,不少业主已经入住。而离此不远的碧多利新市镇,这是美嘉城另外一个地产项目,已经做到了第三期,里面不仅商店林立,更是包含了商超、餐饮、加油站、酒店及学校等,俨然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城镇。

  黄小娟,已经成为当地地产开发商的代表人物。这位祖籍江门台山的女企业家,1959年出生在文莱,2007年获马来西亚拿督勋衔。目前担任马来西亚江门同乡会总会长、沙巴州江门四邑联合会总会长等社会职务,是江门台山市政协10名海外特聘委员中唯一的女性成员。

  谈起自己的成长,黄小娟总会提起自己的父亲黄国。黄国祖籍江门台城南坑村委会,是马来西亚沙巴州著名侨领和实业家。1953年,当时的中国建筑公司招募大量工人去东南亚做劳务输出,为了生计,黄国跟随中国建筑公司经香港来到马来西亚沙巴州落脚,做了一名建筑工人。与很多年轻的拓荒者一样,黄国并不甘于工人的角色,勤劳拼搏,最终成就一个小康之家。

  在黄小娟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前,父亲还仅仅是建筑商,一次偶然机会接管了当时承包的“远东花园”,摇身一变成为地产开发商。大学毕业之后,黄小娟按照父亲意愿进入黄国集团。直到2006年,她一手创办了自己的美嘉城集团,同行及亲友都认为她多年来的成功全靠父荫,但谁知道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

陈兆良、陈贤康父子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女人做事业难以成功,几番努力才拿到银行的贷款,所以我的第一个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黄小娟当时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就定位为大众化平民化,并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结果一下爆红。随后,美嘉城集团的事业顺风顺水,黄小娟也勇敢地接过沙巴房地产发展商公会掌舵人,成为该会历史上首位女会长,引起大马全国房地产界的关注。

  虽然自小在马来西亚长大,但在父亲的教育和熏陶下,黄小娟同样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一直在努力推动中马两地的交流和合作。2012年,第三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在沙巴举行,这是大会历史上第一次在中国以外的国家举行,而黄小娟为这次大会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在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上,我们把沙巴推介给全世界的乡亲,也让我们沙巴的年轻乡亲们有机会与家乡的领导互相交流,对家乡江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会议期间,江门分别与沙巴州阿皮亚市签订《加强友好交流备忘录》和《旅游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同时还和沙巴的18家企业约定未来将推进两地经贸和旅游合作。

  陈贤康:欲在家乡投资棕榈油等项目

  同样在沙巴,另外一名江门籍华商陈贤康亦在能源、棕榈油等项目悄然发力,作为婆罗洲太平洋(控股)集团的总经理,陈贤康从父亲拿督斯里陈兆良手中接棒,将集团的项目从房地产、棕榈园、炼油厂等拓展到了可再生能源、LED路灯、电网工程等。

  陈贤康祖籍江门台山,爷爷辈开始下南洋谋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打造出了婆罗洲太平洋(控股)集团。起初,父亲陈兆良在地产界摸爬滚打,在沙巴多个地方建有自己的商业项目。随后,陈兆良开始多元化发展,将目标转向了能源、自然资源等方面。

  “我们的棕榈园有20多万亩,属于大型的原始森林,基本没有深层次开发。”陈贤康透露,光棕榈园和炼油厂的员工就达到了6000多人,所产出的棕榈油大多销往中国,包括金龙鱼等在内的一些知名食用油产品在内,国内很多企业都是他们的合作伙伴。对于棕榈油等项目的产值,因涉及商业机密,陈贤康并未过多透露,但他明确告诉记者,“在沙巴如果我们排第二,那应该没人排第一了”。

  除此之外,可再生能源、LED节能灯等项目,陈贤康也选择与国内的一些企业合作,亚庇市街道上的节能路灯,就是陈贤康的公司负责安装的。但在当地,却很少有人知晓。“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要低调,尤其是在经商方面,要一步一个脚印”。正因如此,陈兆良家族几乎很少进入媒体的视野,近三十年以来,他们也只接受过当地媒体一次采访。

  然而,在对家乡的关注和支持上,陈兆良的主张就显然高调得多。曾担任过沙巴州江门四邑联合会负责人的他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早在20多年前,他就开始带沙巴州的江门籍华社乡亲回乡考察投资,希望架起一座合作的桥梁。这样的情感也顺利传达到了后辈身上,陈贤康说,由于工作和探亲的原因,每年都会回国六七次。并且自己正在同江门有关部门沟通,准备在家乡投资棕榈油项目。

  华商:借“一带一路”东风发展

  相对于陈贤康回乡投资的意愿,黄小娟更多的是欢迎国内的企业到沙巴投资兴业。“我们这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农业和海洋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黄小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四周年以来,中国内地很多地产、建筑、钢铁、铁路等企业已经进入到马来西亚,但包括旅游、农业等产业的投资相对还较少。以渔业为例,沙巴盛产各种鱼类、虾类海鲜,但这些均为野生,并没有养殖。如果可以把中国的养殖技术引进到沙巴,海鲜类的产值将不可估量。“我兼了多个华人社团的负责人,我们华社也愿意为中国的企业提供投资平台,并为大家铺路”。

  “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前收成的国家,落地的中资企业非常多,也真正给马来西亚企业带来了效益。”5月9日,在成都海外交流协会第四届第二次理事会上,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简称马中总商会)副会长林恒毅介绍说,对于“一带一路”倡议,马来西亚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甚至成为马来西亚高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来自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工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马中双边贸易额达2409.1亿马币。其中,出口额985.6亿马币,进口额1423.5亿马币,中国已经连续八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无论是华商还是本地企业,很多都借‘一带一路’契机发展自己”。吉隆坡雪隆台山会馆署理会长拿督陈龙飞表示,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时都会主动与当地企业寻求合作,带着技术和资金过来,江门华商因为语言、文化基因等因素,正可以成为中资企业的“引路人”,甚至借助“一带一路”东风,帮助马来西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制图/林春萍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