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纽约华埠游行庆新春 16张珍藏照片展现震撼华人史(3)

2018年02月26日 11:17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您不知道的且林士果广场

  走完勿街,游行到了一片宽阔的区域——大家耳熟能详的且林士果广场。且林士果广场也叫林则徐广场,这是源于广场上竖立着中华民族英雄林则徐的雕像。这个广场还有一个名字,1959年被纽约市政府命名为“刘锦广场”,以此纪念二战期间英勇牺牲的华裔军人刘锦。

  刘锦又名刘国梁,美军中尉。他1918年出生于美国,军事学院毕业,在野战炮队服役,后调往空军,二战时期执行轰炸任务,表现出色,在1944年轰炸日军时殉职。1959年,建筑师李锦沛受美国退伍军人协会1291分会的委托,为在二战中牺牲的刘锦设计了“华裔军人忠烈坊”,以此来纪念所有在战争中牺牲的华裔军人,就伫立在且林士果广场上。之后,很多华裔军人的纪念活动也都在这里展开。

美国华人博物馆馆藏:且林士果广场华裔军人忠烈坊纪念911逝者活动
美国华人博物馆馆藏:且林士果广场华裔军人忠烈坊纪念911逝者活动

  说完忠烈坊,它背后的设计者、建筑师李锦沛也是一个人物。他就出生在勿街,前面提到的广源盛,便是他父亲李奕洽创立并经营的家族企业,所以他小时候就住在商店楼上的公寓里。

李锦沛
李锦沛
李奕洽
李奕洽

  在美华博物馆的馆藏里,有一本百年珍藏稀有图书,是1918年出版的《纽约华人名人录》。年仅18岁的李锦沛是被收录的华埠最年轻的居民之一。当时,他已经在纽约普拉特学院注册学习建筑学。他的父亲李奕洽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以及中文学校出资人也被收录其中,都是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在美华裔。

美国华人博物馆馆藏:《纽约华人名人录》(上文中李锦沛、李奕洽的图片,也出自此书)
美国华人博物馆馆藏:《纽约华人名人录》(上文中李锦沛、李奕洽的图片,也出自此书)

  除了华裔军人忠烈坊,华埠的很多餐厅、戏院也都是由李锦沛设计的,中华公所和安良堂的设计他也参与其中。1923年到1945年,李锦沛前往中国工作,在广州、上海、南京、宁波、常州等地设计了银行、医院、学校、公寓和基督教青年会等建筑。作为吕彦直的助理建筑师,他还参与了中山陵的设计和后期施工。2015年,美华博物馆推出了《中国风:建筑大师李锦沛1923-1968作品回顾展》。展览之后,李锦沛的后人将大部分有关他的资料和珍贵设计图纸捐给了美华博物馆。李锦沛1968年去世后,《中美时报》的头版标题简洁地总结了他的一生:“建筑师李锦沛为两种文化搭设了桥梁。”

  您不知道的容闳和他背后的历史

  华埠还有很多像林则徐广场一样,以人名命名的建筑和机构,比如华埠孔子大厦、华埠容闳小学、华埠孙逸仙高中等等。其中容闳的名字虽也被不少人了解,他背后的一段历史却未必被人熟知。

  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也是首位在耶鲁大学就读的中国人。他19岁到美国,22岁入读耶鲁,1854年26岁获文学学士毕业回国。1870年,容闳倡议清政府派幼童赴美留学计划,得到了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成立了“幼童出洋肄业局”。1872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120名幼童前往美国留学,平均年龄只有12岁。容闳被命名为留美学生监督及清政府驻美副公使。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这批幼童没能像李鸿章希望的那样入读军校,后来除了部分因病或擅自留美的,其余幼童均被召回并授予职务。虽然这次留学运动未能如最初希望的那样完满成功,但也培养了很多著名人物,比如外交官唐绍仪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容闳也因此被世人称为中国留学生先驱。

1854年耶鲁大学毕业生纪念册中的容闳照片
1854年耶鲁大学毕业生纪念册中的容闳照片

  回看这些历史,再看如今众多在美华裔,正因为有了更多像容闳、李锦沛一样致力于美中交流的人士,华人在美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才会不断变大,而农历新年等中华文化,也得以走向全球。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