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9月底来维也纳,到现在已经4个多月了。窗外对面那堵墙上的爬墙虎,从墨绿变作金黄,现在已经只剩一墙的枯藤了。
舍友跟我说,他已目睹了这变化的全过程足足4遍,有时候他坐在窗前发呆,似乎能同时看到那些叶片在四季的衰与荣。而我还未曾看到刚抽出芽来时的那种嫩绿,听说那才是最激动人心的,它总在维也纳长达5个月的寒冬之后到来。在国内,这里最有名的是它的秋天,所谓“金色维也纳”。可我现在真的很想念北京的春天,尽管黄沙满天尽管到处飘着讨厌的杨柳絮,尽管远不像这里,随便选个角度都能拍出明信片的效果,但这里,不属于我。
我的行李超重了
并不是第一次出国,可还是遇到了麻烦——我被告知行李超重。我要托运的箱子只有18公斤,并未超过20公斤的限额。可那天大概是改了规定。我问那位工作人员怎么办,他说:你最好扔掉一件行李,不然就要交罚款了。我问他如果交罚款要多少钱,他算了算说:3000元人民币。我摸摸兜里,买过机场建设费大概只剩下30元人民币了。随身的那两件行李,一包是衣服,一包是书和碟,我决定换个柜台再试一次,如果还不成就把衣服扔掉。
这回我选了一个女孩把守的柜台。排队时在我前面的是个中年男子,我有点为到了维也纳还需要重新购置衣服感到担心,便跟他闲聊了起来,一来放松心情,二来问问情况。他是浙江人,全家都在维也纳做生意。我告诉他要去那边留学,这是第一次过去,所以带了很多东西,现在面临超重的危险。他笑道:“那你等等把行李和我的算在一起吧!我买的是公务仓,行李的限额比较多,自己的行李还不够重的。”我感激地说:“这样的话可太谢谢您了!”
在候机厅给家人和朋友去了电话,有个哥们说:“你在国外要给我好好地过!我在北京等着你回来!”我眼眶一热,险些哭出来,又强忍住了。
选择英文授课学校
维也纳机场并不算大,进出通道的标识都很清楚。入关检查的手续很简单,效率也高。需要注意的是有两个关口,其中一个是专门为欧盟公民开放的,不少不明就里的旅游者排到了那个队伍里,好心的欧洲人会提醒他们此路不通。因为没有德文的基础,我选择了一所英文授课的学校作为目标——WEBSTER是一所美国人办的国际学校,总部设在美国中部的圣路易斯。维也纳的WEBSTER开创于1981年,校舍的位置特别吸引我——就在多瑙河畔——呵,蓝色多瑙河……想起来都是那么梦幻般不现实的地方。
第一次去学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发现考场里有许多人从穿着来看显然已经工作了,还有两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应了咱的一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坐在我左边的一个女孩有些紧张,发试卷前不停地跟我说话。她告诉我她是维也纳人,我问她为什么要上英语学校,她说有了美国学校的背景对以后在跨国公司里找工作比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