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不再诗情画意。
1月的莫斯科,昼短夜长。8日晚,普希金俄语学院1男2女中国留学生被3名俄罗斯人用刀捅伤,两位女生伤势严重。9日,莫斯科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校园被袭击,全身中了20多刀。12日,一名日本大使馆官员在大街上被无故殴打。13日,一名韩国留学生被泼硫酸……在漫长黑夜的掩护下,俄罗斯光头党针对部分外国人的暴行数量与日俱增,中国留俄学生中间弥漫着恐怖情绪。
面对光头党的恐怖袭击,中国留俄学生,很慌很受伤……
事件:
“她,一个仅仅20岁出头的女孩儿,无依无靠地蜷在病床上,浑身动弹不得……一只胳膊上有一刀,后背上有一刀,大腿上有一刀,肋骨上有一刀,很深,伤到了肺,刚做完手术,有感染,一直在发低烧……她见到来看自己的中国人,一下子就哭了……”在一名受害中国留学生的朋友的博客中,愤怒和悲伤的情感泻之于笔端……[详细]
反应:
记者在采访中屡屡问起:“你们是否告知家人?”得到的答案大多是:“没有。我们不敢跟家里人说,怕他们担心。”
从部分莫斯科中国留学生的博客中可以看到,在事件发生后,他们大多数都没有向国内的亲人们“报忧”,而是与周围的同学朋友抱头痛哭,在博客中宣泄心中的愤懑与悲伤……[详细]
亲历:
3个月前,俄语专业学生李畅印象中的俄国还是那么美丽而诗意——苍茫的土地终年被柔软的雪花覆盖,普希金和叶赛宁的诗魂在俄罗斯族人血液里吟唱,当然还少不了那条永远安静的顿河。然而,当她以交流生身份去莫斯科学习不久,这些浪漫的梦幻就被在俄华人艰难的生存状态击得粉碎……[详细]
对策:
这是在中国留俄学生论坛中广泛流传的一篇《街道反恐怖参考手册》。它由留学生自己编写,用来提醒同学们保护自己的生命,远离光头党袭击……[详细]
回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俄罗斯,这个在中国“80后”眼中相当陌生的国度,在我们的一些前辈眼中却是异常熟悉。这些前辈上世纪80-90年代从中国前往寒冷的俄罗斯,有的留学,有的经商。在那个中苏(俄)关系正常化后的日子里,他们在那里看到不少异国的景象,交到不少异国的朋友,留下不少难忘的往事。在那里,他们也观察到一些中国人与当地人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正如他们所说,交流很重要,没有交流,就没有理解。对于今天的留俄学生来说,或许值得思考…… [详细]
分析:
整治光头党现象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过程。首先,应舒缓俄民族主义的情绪,加大社工的心理扶持力度,特别是对俄发达地区弱势群体的教育。另外,要通过立法升格这些组织的行径为恐怖行为,将这些组织列入恐怖组织的名单,在俄特工部门的合作下,果断处理制止在人群集中地点的光头党的恐怖活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