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奖学金,黄钟玮在牛津大学开始他的留学生涯。三年的医学博士课程,看似耀眼而灿烂,但梦想面前是无形而无处不在的现实问题。他说:“我有心理准备,知道这一切不会来得容易,但我没有想到问题会这么多,这么难。”
有放弃学业的冲动
这是27岁的黄钟玮第一次离家,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重新适应另外一种独立生活。初到伦敦,兴奋的心情很快就被孤寂感打败,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和学习挫折,更让他觉得彷徨而消沉,甚至有放弃学业收拾包袱回家的冲动。
他说:“我要学会处理很多事情,租房子、开户头,自己洗衣做饭打扫,刚到伦敦又没有朋友,想找个人帮忙都没有。伦敦的天气特别叫人难适应,灰灰蒙蒙终日不见阳光,我抵步不久后秋天转冬天,下午4点天就黑了,四周冰天雪地,冻得不得了。我吃不好睡不好,又想家,为省钱不敢随便打长途电话,住的老房子通讯系统又差,网络常被切断,我等于和家人朋友失去联系。那段日子真的很不快乐,心情跌到谷底,人也变得非常忧郁。”
躲起来偷偷的哭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黄钟玮忍不住曾躲起来偷偷的哭。他说,生活的压力还好,过一段时间总能适应,但学习上的挫折感特别令人沮丧。
他是研究生,没有既定的上课时间表,研究内容、学习方向、辅助材料都要靠自己张罗、规划,刚开始的时候,他遇到很多困难,学习进度非常慢,心情之苦闷与灰暗外人无法想像。
黄钟玮说:“A*STAR给我三年的奖学金,但如果研究失败,三年内交不出成绩,我就没有办法拿到学位。”
家里环境并不富裕,没有奖学金的资助,黄钟玮根本无法实现成为一名科研医生的梦想,而且他深知他用的是新加坡纳税人的钱,国家供他读书,他必须有责任、有交代。一想到这点,他心里的压力如千斤重,压得他喘不过气。
在他最茫然的时候,黄钟玮很庆幸他有信仰的支持,精神的寄托让他能够找到面对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他说:“我可以想象,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如果从小在温室里长大,生活无忧,一帆风顺,一下子遇到这么多问题,一定会觉得备受煎熬,但我曾经遭遇各种挫折,因此承受力比较强。”
要懂得找出问题
在国大念书时,黄钟玮面对很多考验,父亲失业,母亲病重,大学第四年,他成绩差强人意,一度被A*STAR召见,要他加紧努力,否则他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将被取消。
“我是过来人,可以理解那种无助与绝望感会让人一蹶不振,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甚至会自暴自弃,这都可以理解,但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爬起来,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遇到不能解决的事,黄钟玮说他会暂时抛开一切,去运动,呐喊,看看外头的蓝天、白云,去寻找通道宣泄自己的压力,分散不愉快的经历,然后回到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心情很低落的时候我会想,我好不容易才拿到奖学金,幸运地来到世界著名的学府求学,我要珍惜如此难得的机会,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要去克服,去挑战。”
黄钟玮意识到,到外国留学并不是去享乐,而是一个自我磨炼成长的过程,只要将心态调整好,敞开自己的心扉去接触新事物新朋友,有问题就主动向人求助,凡事抱着乐观积极的态度,留学生涯将会是生命一段美丽的旅程。(文/胡文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