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薛岳下令第10军李玉堂布下巷战阵势,守卫长沙市区。双方在长沙东南郊展开激战,拼死争夺,几乎所有据点都反复易手。敌军的攻势受挫。为了加强长沙防守和反击力量,薛岳又调第77师进入长沙作战。正当日本举国欢庆之时,实际上日军已经陷在长沙巷战与肉搏战之中,中国军队切断了日军的补给,日军只有靠空投补给品支持,攻势完全陷入缠斗的阶段,这对日军相当的不利,而薛岳于岳麓山中部署的炮兵阵地,更是发挥了极大的杀伤效果,所以日军的天时地利尽失,只能苦苦支撑,与此同时,他部署外围的中国各军逼近长沙。当日军看到被中国内外线兵团包围的危险准备撤退时,薛岳即命令各部队从不同方向对敌军展开围追堵截。日军且战且退,损失惨重。薛岳指挥中国军队利用湘北山丘河流交错纵横的复杂地形,继续以各种方式追击,使日军处处挨打。这一次,薛岳将军又创造了一种“泥水泡猪皮”的战法。日军官兵们穿的是猪皮大头皮鞋,而猪皮鞋遇水就胀,干后变硬。于是,薛岳命令部队和老百姓一道,将所有的稻田都放进水,并命令各路部队尽量在有水田的地区与敌人作战。结果,数万敌兵穿着大头鞋在稻田泥水里一泡,猪皮鞋很快就变得又重又紧,行动极为不便。而中国军队穿的是草鞋、布鞋,无论干湿都不影响行动。此计也有利中国军队歼灭日军。
最后阿南下令日空军动员一切力量支援,在加上第九混成旅团的舍命奔袭,才能使第六师团退出了长沙。
败退的日军在遭到中国军队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下,全靠着日本空军不断的紧急支援,足足走了八天才得脱险,这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中,打的最大的一次败仗。假如不是中国军队为了要策应缅甸作战,调走了更多的精锐部队,或日军再晚撤退两天,第十一军极有可能再此战役中落一个被全歼的下场。
第三次长沙会战再次以中国军队大捷告终。整个战役共歼灭日军5万多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具讽刺的是日本发布的日军已经“攻陷长沙”的快报,成了当时全球的最大笑话。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共27万余人,薛岳成为了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三次长沙大捷后,日军一直不敢轻视薛岳的第九战区,称薛岳将军是“长沙之虎”,两年多的时间里不敢再对长沙发动任何的攻击。虽然当时中国军队的实力远不及日本军队,但是在薛岳的指挥之下,却创造了三次的长沙大捷这样的令中国人骄傲的成绩,对日抗战胜利起到了无可估计的作用。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薛岳将军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
整整八年抗战中,薛岳几乎无役不与,但是,自从这次长沙会战之后,薛岳不再象过去那样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恩宠了。长沙会战的经历作为了他人生的最辉煌顶点。在抗战中薛岳战绩斐然,但是他的致命弱点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他在随后的内战中栽跟头留下了隐患。首先,薛岳为人骄狂,待人傲慢,得罪了不少人,与他打过交道的部下没几个会说他好话。其次,他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和长衡会战期间多次顶撞蒋介石和白崇禧,引起这两位顶头上司的不快,为后来莱芜战役失败后当替罪羊埋下了伏笔。
撤到台湾后,蒋介石任命薛岳为总统府一级上将战略顾问。1958年8月,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66年5月,任“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1998年5月3日,薛岳将军以102岁高龄过世,葬于台湾五指山公墓特勋区。他的“天炉战法”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军事家奉为陆军野战之经典之作。 图片提供: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