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

文/ 本刊记者 王学信
2008年10月31日,“改革开放三十年,粤港携手创辉煌”高层论坛在花城广州隆重举行。与会的香港中华总商会历史上最年轻的会长霍震寰先生兴奋地对媒体表示,“香港自1997年回归以来,粤港澳越来越分不开,尤其是CEPA签署开展全方位合作以后,粤港澳交流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香港的经济发展。”
谈及广东经济的未来,他认为,“广东现在面临转型的发展难题,这同样也是香港关心的课题。粤港应该进一步加大合作的力度,利用好双方各自的优势,更好地参预国际竞争。”而面对正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睿智而务实的霍震寰处变不惊,显得充满信心。他回忆起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强调说:“今非昔比,这次的金融危机已经不是亚洲,而是全世界的事情,但是,我们国家的实力也与当年大不一样了。有中央政府的支援,我们绝对有信心应对这场金融风暴。”
人称“小小霍”的霍震寰,可谓名门之后,他是享有盛誉的霍英东先生的次子。霍英东白手起家,历经数十年打拼,身家高达25亿美元以上,与香港的郑裕彤、李兆基等大富豪并驾齐驱。作为著名爱国人士,霍英东生前位居全国政协副主席之列,历任香港中华总商会四届会长,在海内外赢得了广泛尊敬。
那么,在父亲过世后,接棒家族集团并出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的霍震寰,是怎样从梦想当一名科学家,到一路走来,竟成为香港商界领军人物;在他的身上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成长经历与过人秉赋?
难得的商界奇才
1949年,祖籍广东番禺的霍英东先生又值弄璋之喜,继长子霍震霆之后,次子霍震寰在香港霍府又呱呱坠地。
出身富豪之家的霍震寰与港澳台诸多商界第二代一样,少年时即有赴海外留学的经历。“我早年在香港摩利臣山小学和圣贞德学校念书,后来到英国完成中学课程。”霍震寰回忆起少年留学生活时,不无感慨地表示,当年艰苦的留学生活对他一生的影响很大。其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海外求学过程中,名门家庭的出身没有让他成为“公子哥”式的人物,相反却培养了他自强与勇于吃苦的能力。
“刚入学时,我英语不是很好,有语言障碍,交流不便,而且生活方面也要从头学起。后来,通过学校的严格训练,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学会了生活自理,也学会了与人相处。”霍震寰回忆往事时说,当时,他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不仅要自己学会照顾自己,还要给高年级的同学擦鞋子,铺床叠被,而这些在离开香港去留学前,根本无法想象。“我随和的个性,平等的观念和低调处世的生活态度,基本上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中学毕业后,霍震寰以优异成绩考上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经四年苦读,22岁的他于1971年顺利拿到了理科学士学位。正当他准备攻读MBA,即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时,却遭到父亲的反对。“因为在那个年代,我爸读书并不多,但通过自己在商海摸爬滚打,也挣了很多钱。”当时,霍英东觉得儿子已经念完大学,所学的东西足够经商使用,往后需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习,因此,希望霍震寰回来帮助打理家族生意。然而,霍震寰实在不想放弃继续求学深造的机会,他努力劝说父亲,最终继续了他的学业。
1973年,霍震寰顺利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学成返港,成为财务管理专家。进入霍氏家族企业后,父亲安排他和自己一个办公室,手把手教他做生意。“父亲和我们这一辈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他是个工作狂,把工作当成最大的娱乐。”霍震寰说,从父亲身上,他学到了勤奋,还学到了传统商业道德所要求的做人和做事都要讲公平。
以往中国的家族企业偏重于人治,欠缺制度化管理,霍氏家族企业也不例外。霍震寰进入公司后,洞悉此中之弊,他学以致用,迅速在公司财务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显现出现代企业管理的才华,父亲对此颇为欣赏。从此,他尽心尽力协助父亲全面打理家族生意,包括房地产、建筑工程、船务航运、酒店等多个领域。
几经历练,在大学时曾梦想当一名科学家的霍震寰,因为父亲的缘固,而跨入商界,没想到却最终爱上这一行,而且渐入佳境。一直关注霍震寰的香港媒体评价说:“霍震寰为人朴实忠厚,机敏而富于事业心,深为乃父所信任。”一位霍英东的老部属说:“在几个兄弟中,老二霍震寰不仅外貌酷似其父,还继承了其父敏锐的经济头脑和为人朴素的作风。他名校毕业,又主修财会,在很多方面都能独当一面,是个难得的商界奇才。”不久,霍震寰被委以霍英东集团董事、总经理重任,协助父亲主理海内外经营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