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
对教育等公益事业,霍氏父子也鼎力相助,先后捐巨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学大楼和广东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教学大楼,以及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等。“我现在除了经营好家业外,主要是忙于一些公益事业”,霍震寰说。
作为香港培华教育基金委员会主席,霍震寰从1983年即参与基金会工作。该基金会成立于1982年,由香港商界名人霍英东、李兆基、郑裕彤发起,主要致力于投放资金、人力很大的高端人才培训工程。该工程以香港为培训基地,但需内地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将此项工作做到实处,并保证其高质量、高层次,霍震寰经常风尘仆仆奔走于内地与香港两地,调查研究,征询意见,聘请师资,选派学员,根据内地改革开放的进程与急需,举办各种针对性很强的培训班。从1982年至今,已举办各种培训班数百个,先后培训多领域高层人士近万人,成果斐然。
1986年,霍氏集团出资1亿港元,与国家教育部合作成立了霍英东教育基金,对内地高校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做出优异成绩的青年教师予以资助和资励,“我们基金会设立了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为优秀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提供资金支持,每项提供5000至20000美元资助;设立了青年教师奖,为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个人予以奖励,奖金为1000至5000美元。”霍震寰说,为鼓励高校青年教师从事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基金会从2003年开始,还特别设立“优秀资助选题”,对每项课题资助20000美元。
与此同时,霍震寰通过霍英东基金会,于2003年首次向香港科技大学捐赠3000万港元,2005年,向香港科技大学再次捐赠8亿港元,以支持该校向全球学术领军方向发展。对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公开大学、澳门大学、广州暨南大学等多所高校,霍震寰也异常关心,常以不菲之巨资予以大力支持。
霍氏事业正跃上新巅峰
霍英东生前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位居国家领导人之列,父亲以其毕生的辉煌事业与强国富民之追求,一直被霍氏三兄弟视为人生楷模。
霍老去世后,霍震寰执掌霍英东集团,大哥霍震霆则主管霍老生前最酷爱的体育事业。面对媒体的关注,霍震寰说:“我们三兄弟是分工接棒,更证明父亲多历害,体育、生意都一手包办。我们就要分开来,每人做一个方面。哥哥霍震霆性格比较外向,社交多一些,主掌体育事业,他又是立法会议员、国际奥委会委员,要参加很多社会公益活动,已是忙碌得很。弟弟霍震宇也有自己的事业,他是电脑专家,对高科技研究多一些,大家各有分工,却又团结合作。”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这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倒是不乏先例。然而,对于霍氏家族来说,这句话分明就要改写。
霍氏家族企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起步伊始便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稳健且健康前行,创造出现代中华企业家的辉煌,而这样的辉煌也必将伴随中华之崛起、腾飞,在霍家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持续展现。因为,霍英东先生的家风正在他的儿孙中薪火相传,这家风既植根于中华传统人文理念,又熔铸了当今人类的时代精神与企业文化,如此家业又怎能不持续兴旺发达、再次跃上新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