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周 燕
提起中共隐蔽战线,人们会立刻联想到地下情报、地下交通、地下军火运输等惊心动魄的传奇场面。而在革命战争年代,隐蔽战线的地下尖兵们为党开创实业的伟绩却鲜为人知。
总部设在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的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对外贸易机构,1948年12月18日正式挂牌。然而,华润公司的历史却要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一间名为“联和行”的小小的贸易商号。这家商号的老板叫杨廉安。
杨廉安原名秦邦礼,是原中共中央总负责人秦邦宪(博古)的胞弟。因长期在白区和海外秘密从事党的经济工作,他一直隐姓埋名,先化名杨廉安,又化名杨琳,而杨琳这个名字最终被沿用下来。
一间小小的“联和行”在香港悄然成立
1938年6月,宋庆龄女士先后在广州和香港组织“保卫中国大同盟”,向各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运动,募集医药和其他物资,介绍国际友人组织的医疗队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参加战时救护工作。
一天,中央组织部长陈云把老部下杨廉安找到自己办公的窑洞,交给他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赴香港经商,并交代了三项具体工作:首先,协助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对外挂牌粤华茶叶公司)中共代表廖承志,把保卫中国同盟转来的募捐款和物资及时运往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其次,做好秘密财政工作,将党组织带往香港的外币(如美金、英镑等),以华侨捐款的形式,兑换成法币或银元汇回;再则,利用商业活动掩护物资采购,按上级下达的采购清单,购买根据地急需的物资。陈云非常了解杨廉安,相信他一定能够圆满完成赴港经商的任务。
杨廉安是无锡人,生于1908年,祖上曾是名门望族。父亲因病早逝,家道中落。杨廉安13岁就去无锡复元钱庄当学徒,参加过共产党发动的无锡工人起义和威震江苏全省的无锡农民大暴动。大革命失败后,他来到上海,在一家商店当店员,由于聪明勤奋,很快摸清了做买卖的门道。
1930年春天,博古从苏联回到上海。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陈云与他谈话时,谈及党组织在上海以中小型商店为掩护的秘密机关和联络站急需人手。博古立即推荐了自己的弟弟秦邦礼。从此,秦邦礼化名杨廉安,用党组织交给他的两根金条,先后开了家具木器店、南北货商店、文具烟纸店、糖坊、米店等多家商店。为布置党的重要机关、掩护党组织的秘密活动,他还租用了多处房屋,当起二房东。这年冬天,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4月下旬,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汉口被捕叛变。这一事件对上海党中央领导机关造成极大的威胁。周恩来等党中央负责同志决定撤离上海前往中央苏区。为了沟通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的直接联系,早在1930年10月,周恩来亲自领导组建了中共中央交通局,在香港建立了华南交通总站;又派杨廉安在汕头设立中法药房分号,作为重要交通站,形成了从上海,经香港—汕头—潮州—大埔—青溪—永定,进入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线。
从那时到中央红军长征前的整整4年时间里,杨廉安不仅要照顾上海的生意,还要经常往返于上海和汕头之间,为在上海的党中央和中央苏区传送机要文件,护送重要领导干部,为中央苏区采购、转运急需物资。1935年9月,杨廉安在完成护送陈云去莫斯科的任务后,根据组织决定,留在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经济。1937年秋天,他回到上海,又转赴延安,在中央党校教务处工作。
陈云谈话不久,杨廉安便从延安启程了。他携带着中共长江局提供的资金,来到香港,在当时并不显眼的湾仔商业区,创办了一间经营南北货的贸易商号“联和行”。那时,联和行的规模很小,资本仅有两三万港元,公开经营港、粤地区的土产,秘密采购根据地急需的无线电器材、西药、马达、汽车配件等物资。杨廉安打着保卫中国同盟的旗号,把采购来的物品重新打包,混在“同盟”捐赠的物品中一起发运。
年底,粤华茶叶公司被港英当局查封,中共代表廖承志也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监视。接受捐赠和转运工作的担子完全落在杨廉安的肩上。为了分解他的负担,何香凝女士介绍美籍华裔女青年黄美娴给他当助手。时年23岁的黄美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毕业于加州大学。她的父亲是美国加州商会主席,曾热心支持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香港侨界很有影响。为了能参加抗日,黄美娴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份工作。不久,党组织又派来一位名叫张唯一的共产党员任会计。他们3个人组成了最初的联和行。
杨廉安相貌端正斯文,一副儒商派头,加之早年在上海滩经商,后来又留学苏俄,会讲几国外语,这些都是他隐蔽经商的绝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