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流利外语 4名韩籍学生考上北大清华
深圳宝安区教育局日前透露,在今年的高考中,拥有13名外籍考生的宝安区,八成外籍考生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其中还有4人被北大和清华录取。该区教育教科培中心主任潘世祥一脸欣喜地表示:“宝安今年高考800分以上的考生达到了创纪录的15人,而考上北大清华的留学生又破天荒地达到4人,正可谓双喜临门!” 19岁韩籍女生金雪仁:同时接到北大清华录取通知书 当笔者在宝安区新安中学见到19岁的韩国籍学生金雪仁的时候,她正静静地坐在校长会客室里等候,让人感受到一种韩国女孩特有的温婉和娴静。 金雪仁用标准的普通话说,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她3年前就和家人来到了宝安,就读于新安中学。刚来深圳时,她一句汉语也听不懂,家里给她请了一位朝鲜族的老师辅导中文。为了尽快掌握这门外语,她爸爸妈妈和妹妹都非常“顺从”她,家里交流的“官方语言”都变成了中文。 金雪仁一脸腼腆地说到了一件难忘的往事:刚入学不久时老师在课堂上念了一个口头通知,她没听懂又不好意思问同学。当她第二天背着书包来上学时,发现校园里竟然空无一人,后来听门卫解释,才知道前一天老师的口头通知是说第二天不用上课。 金雪仁的高三班主任陈老师说,金雪仁学习非常勤奋。为了不落下课堂内容,她同时用中文、韩文和英文3种语言记笔记,所以其笔记总是密密麻麻的,但她的字迹总是非常工整,尤其是中文。现在这位韩国女孩把学中文当成了一种生活享受,如同她所喜欢的钢琴一样。她说她特别喜欢弹一些中文流行歌曲,这样可以通过歌词来学习中文。 这位时时想着如何学好中文的韩国女孩,仅用了6个月时间就学完了中国小学到初中9年的语文课本,并在高三时进入了学校文科重点班,语、数、英3门科目总分还在全年级360多人中名列前茅,英语更是在深圳市高三模拟考中名列第二。今年5月,她参加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留学生入学考试,最近在深圳全市第一个同时接到两所大学的留学生入学通知,她选择了就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她说:“我在宝安学习了3年,几乎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外国人。我选择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是想将来能为中韩两国之间的交流做出点贡献。” 外籍“状元”元孝燮:半年即可用汉语日常对话 和金雪仁一样,华茂实验学校的韩国籍学生元孝燮也同时接到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只是时间晚了几天,是6月23日。不过他也创造了一项“第一”——是今年深圳外籍学生中考试成绩最好的学生。清华大学留学生入学考试理科满分250分,他考了239分,在深圳外籍学生考试成绩中名列第一。 笔者通过宝安区教育局找到他时,原以为用中文交流会有语言障碍,想不到他的普通话居然说得非常标准。他说:“我决定上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 元孝燮也是今年5月分别参加北大和清华留学生入学考试的,其中的化学还考了满分。他表示,他2003年1月从韩国来宝安读书,当时听不懂汉语,爸爸为此专门给他请了家教,半年过后就不仅能听懂汉语,还能用汉语进行日常对话了。 说起两个国家教师教学方式的不同,元孝燮一半认真一半风趣地说:“韩国教师是可以体罚学生的,让人很害怕,我就挨过老师的打。在华茂,老师从来不体罚学生,我感到很亲切,没有压力,成绩反而上升得很快了。” 华茂实验学校是宝安拥有最多外籍学生的学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整个宝安共有外籍学生接近190人,华茂实验学校就占了133人,其中120多名为韩国学生,其余的10多名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今年该校外籍学生中的高三毕业生共有10人,均为韩国学生。 说到同在华茂的韩国高三同学,元孝燮如数家珍:李也恩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李昌烨被武汉大学和天津大学同时录取,沉像旭被中山大学录取,印庸被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录取,金瑞丰和南珠息分别被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中医大学录取。他说:“因为宝安区的教学质量很好,我们这些留学生才都考上了名牌大学。” 考上清华的洪阿林:一年达到汉语九级水平 宝安清华实验学校的韩国留学生洪阿林、李康毅,也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分别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和“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正式录取。清华实验学校成为了宝安今年外籍学生考上清华大学最多的学校。 清华实验学校目前共有外籍学生36人,其中韩国学生24人。 洪阿林2004年2月进入该校就读,通过1年多的学习,她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女孩子特有的细致、认真,现已达到HSK九级的汉语水平,这次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录取。“洪阿林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学习方法十分科学,从不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低头。”该校老师高书平这样评价他的这位得意门生。 李康毅在2003年9月入校就读后,由于年龄偏小、语言不通,学校不少老师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帮助,其本人学习也非常刻苦。经过短短的1年时间,他现在不仅能听懂汉语,还能说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且达到了汉语HSK七级水平。他说:“我来到中国学了汉语,学了中国文化,现在又考上了清华这所中国顶级的名牌大学,我感到非常幸运!”(郝又满 肖茵 谢钰婷/深圳商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