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中国着力培养对外汉教人才应对汉语热

2005年7月21日

    
    华声报讯:据新华网消息,今年,作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定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的受欢迎程度超了大多数人的预想。
    
    硕士生导师宗世海博士说:“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超过了360人,而我们只招55名,他们中报考对外汉语及华文教育方向的占绝大多数。”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些地区,人们甚至提出了“汉语学习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
    
    然而,在“汉语热”的同时,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匮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关专家估算,仅印尼一个地区,汉语教师的缺口就达到2万人以上。宗世海回顾自己在东南亚地区调查的结果说,由于汉语教师供求矛盾突出,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当老师去教一、二年级学生的情况。
    
    “有人认为只要会说汉语就能进行汉语对外教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专深的学问。”宗世海说。“有的国家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有的国家是用当地语言和汉语进行双语教学,如何满足这些国家和地区间的不同需求,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汉语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
    
    从1950年7月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进修班开始,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但由于政治和经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才真正有了长足的进步。
    
    来自教育部门的信息显示,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在内的多所著名高校都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一些大学还建立了对外汉语的本科专业教育。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不但有对外汉语教育的本科专业,还拥有这个专业的硕士授予权。宗世海说,这里的学生必须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接受中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文化比较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此外,华文学院还开设了不少中国文化选修课,如“中国画基础”“中国武术”、“中国民俗”、“中国礼仪”、“中国饮食文化”、以及“古典诗词的鉴赏”等。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初步制定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正式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可参加国家的考核审定。2004年中国教育部开始的“汉语桥工程”就提出,到2007年要国内外获得《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的总人数达到1万人;派出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各类教师达到5000人;培训海外汉语教师达到1.2万人。
    
    
    

 

 
·让汉语更快走向世界 (7-21)
·南美最大中文报纸《南美侨报》开通网站 (7-21)
·中国着力培养对外汉教人才应对汉语热 (7-21)
·德国:学好汉语去中国瞧一瞧 (7-21)
·伊朗:贴上中国字,绝对时尚 (7-21)
更多...
 
·HSK已先后吸引40余万海外考生参考 
·海外2500余所大学3000多万人学汉语 
·美国中文教育热持续升温 
·法国汉语热理性发展 
·泰国华文教育方兴未艾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