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让汉语更快走向世界

2005年7月21日

    
    ——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开幕式侧记
    
    文/王庆环
    
    北京入伏后的闷热天气并没有影响人们对世界汉语大会的热情。来自美国新泽西州10岁的华裔小女孩蔡丽斯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告诉笔者自己是利用暑期随当地的语言学校来北京学汉语,并说现在她在阅读《西游记》,就匆匆告别笔者跑向了会场。
    
    会场真的很热闹,人们不同的肤色和发色,和这次大会的主题“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发展”的关键词“多元”非常吻合,同时也告诉人们汉语究竟在这个世界有着多么普遍的影响,提醒着人们首次召开的世界汉语大会意义多么重大。
    
    世界需要汉语——这是埃塞俄比亚联邦院议长穆拉图的一个主要观点。穆拉图曾于1979年来华留学,这使得他能用汉语在开幕式上发言,他说,中国经济随着对外开放这一历史性的改变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融入了多元文化的精髓。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经济可持续、快速的增长,以及社会的发展,使世界各国与中国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汉语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和接触中国的载体。世界需要汉语,因为它将帮助人们认识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促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而这样会使中外人民之间友谊和团结的基础更加牢固。
    
    穆拉图对汉语的评价显示出汉语在当今世界的一个地位——即不再是旅居海外的华人为了寻根而要求后代学习的一门语言。美国一家语言学校校长廖冰这样对笔者说,虽然华裔的孩子仍占她的学校学生的八成,但非华裔孩子来学汉语的增长趋势要高于前者,她认为其中的原因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汉语越来越有用。
    
    汉语背后蕴藏着的丰富内涵,也是许多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个原因。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席卡珀顿在发言中说,学习汉语不仅能了解中国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能了解到中国丰富悠久的历史。据卡珀顿介绍,美国大学理事会在2004年提出了AP中文教学课程,这一课程在所教的美国高中中引起了高中生很大的学习汉语的兴趣,因此,他们决定在2006年在全国推广汉语教学计划。
    
    对于汉语言的美,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和卡珀顿深有同感,不过,他也将汉语学习视为一种挑战,他说:“进入汉字王国,学习非拼音化文字的中国方块字,对拼音文字圈的学习者是一场思维的挑战,也是进行即兴思维和记忆训练的难得的机会。”
    
    看来,无论从哪个角度,世界都在呼唤着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而这,也正是本次世界汉语大会所要探讨的最重要的问题。(来源/光明日报)
    

 

 
·让汉语更快走向世界 (7-21)
·南美最大中文报纸《南美侨报》开通网站 (7-21)
·中国着力培养对外汉教人才应对汉语热 (7-21)
·德国:学好汉语去中国瞧一瞧 (7-21)
·伊朗:贴上中国字,绝对时尚 (7-21)
更多...
 
·HSK已先后吸引40余万海外考生参考 
·海外2500余所大学3000多万人学汉语 
·美国中文教育热持续升温 
·法国汉语热理性发展 
·泰国华文教育方兴未艾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