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主持讲座 与菲华校教师交流
华声报讯:菲律宾“第二届华文教师交流会”于日前举行,大会特邀福建省师范大学李莎老师做了专题讲座人。李莎老师毕业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她专修中国语言文学,后来又攻读汉语言文字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曾来菲在拉剎大学教过一年汉语,是一位精于汉语教学的专业教师。她主讲的题目是:“浅论文化传承与汉语发展”。 据菲律宾世界日报消息,李莎老师表示,要正确理解中国文化。1、中国文化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人们在面对中国节庆时,就经常把节庆简单化了。好象清明节,人们就只记得要扫墓,甚至还有人说就是亡人节。“清明”原意指天清气明,最早是歌颂治水的大禹,后有气候转好出外踏青之意,但是如今过清明节的意义已简单化了。2、为什么要认识中国文化?因为中华文化是整个民族智能的结晶,甚至影响世界文明的进展。3、当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所存在的问题。4、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李莎老师举北魏孝文帝提倡与汉人通婚之例子,保留汉族的语言文化,证明国土虽丢了,文化仍然可以长存。 她强调的第二个重点是要正确理解汉语。她指出,许多人对汉语有错误理解,以为汉语难学,其实汉语是“入门困难,学习易”。比如:学了猪、牛、肉,三个单字,又可以组成猪肉,牛肉两个词,不像英文字词都是独立的,所以学习汉文比背英语单字容易得多。另外,汉语有优越性。汉语音阶轻重,读起来好象跳跃的音乐,叠字词运用的奥妙,是外国文字无法达到及想象的。汉语的优美及学汉语所占的强势,确定学了汉语,思维速度会比其它语言来得快,这些例证可说明汉语不是难学的语言。 李莎老师又提到汉语与文化的关系,强调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且是文化的一部份,但在传承语言文化时,也面临某些困难。所以在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操作必须注意正面宣导的原则,还要坚持历史辨证的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