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儿坚持陪伴治疗 江门老人昏迷近5年后苏醒

“手抬高一点,对,就是这样!”每周一至周六早上8:30,黄婆婆(为保护患者隐私,不具名)都会准时来到江门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陪伴在她旁边的是其年过八旬的丈夫李爷爷。很难想像,在过去近5年时间里,黄婆婆一直处于植物人状态,而现在她不仅苏醒了,还能说话,做简单的运动。
这一生命奇迹是黄婆婆的亲人和江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共同创造的。
夫妻情深 坚持陪伴治疗近5年
故事还得从2011年11月5日说起。那天,黄婆婆像平常一样在家里织毛衣,起身时却突然倒地。家属发现后,立即将她送往江门市人民医院救治。医生发现黄婆婆是脑出血,立刻给她进行了手术抢救。黄婆婆虽逃离了鬼门关,但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江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杨本生介绍说,黄婆婆这种情况属于迁延性昏迷。其已失去正常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如运动、感觉、吞咽、言语、思维、情绪等,而仅仅保留了一些植物所具有的功能,如呼吸、新陈代谢等,也就是成了人们常说的植物人。
得知黄婆婆成了植物人,她的家人顿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和绝望中,不过,他们很快就振作起来。他们觉得哪怕有一丝希望,都不能放弃治疗,他们期待着黄婆婆苏醒的那一天。
自黄婆婆昏迷后,到医院陪着老伴做康复治疗成了李爷爷每天的大事。在她昏迷近5年的时间里,李爷爷风雨无阻,日复一日。
“你还记得那年我们结婚的时候吗?”除了陪伴黄婆婆做康复治疗外,李爷爷几乎每天都会陪黄婆婆聊天,讲讲以前的事,试图唤醒她。这对老人于1963年结婚,至今已走过53个年头。谈及照顾昏迷的妻子,李爷爷轻描淡写地说:“反正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照顾她。”
近5年的坚守,或许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该院康复医学科医生区瑞庆在微信朋友圈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个脑出血术后昏迷了接近5年的老婆婆,一个风雨无阻每天守候在老伴身边做理疗年过八旬的老爷子。我想,这就是爱情最好的诠释!携手走过风风雨雨,到了晚年还互相扶持,彼此成为对方的精神支柱!”
医生助力
多学科合作全面治疗患者
医学上认为,通常情况下,颅脑创伤3个月后仍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难以苏醒。黄婆婆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仍处于昏迷状态,并且还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多数人都认为她可能这一辈子都没办法苏醒了,然而,医护人员和其家属都没有放弃。江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联合给黄婆婆制定了完善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2011年11月底,黄婆婆病情稳定后,该院康复医学科便介入给其进行康复治疗。每周一至周六,康复治疗师会按照治疗方案,给黄婆婆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包括有助于醒脑开窍的针灸治疗、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变形的运动治疗、认知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等。“康复治疗极其需要患者配合,但由于黄婆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配合不了,属于被动治疗,因此需要医护人员付出更多。”区瑞庆说,“康复治疗是一个团体治疗,患者的恢复离不开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针灸师、推拿师、假肢矫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共同努力。”
除了康复治疗外,对于长期昏迷的患者来说,日常护理也极其重要。“这是一个沉重而漫长的护理过程。病情多变需要密切观察,气管堵塞需要随时吸痰,每两小时就要进行一次翻身、叩背、肢体按摩和呼唤病人名字促醒……”杨本生说,在患者昏迷期间,致命的往往是并发症。有的患者因长期生病卧床,引起了肺部感染或重要脏器感染,进而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在日常护理中,为了防止患者出现皮肤潮红、肺炎、肢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医护人员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的每一个反应。
“在疾病急性期,患者需要神经外科的药物、手术治疗,而在病情稳定期则需要我们康复医学科的康复治疗。多学科合作才能全面治疗患者。”该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杨敏说。
奇迹苏醒
植物人开口说话了
2年前,医生在和黄婆婆进行康复训练时,突然发现她笑了,随后她的家人在与她聊天时,她有时会哭……但黄婆婆一直说不出话,这些表现在医学上只能算患者的自然原始反应,还不能说其苏醒了。直到2016年10月中旬,黄婆婆开始能说出一两个字。经过检查,医生才确认其苏醒。“临床上脑损伤昏迷的病人,苏醒的概率很低,这算是一个特例。”杨本生说,现在黄婆婆已经能说出整句话,且咬字清晰。
“当时,医护人员打电话给我,说她醒过来能说话时,我很激动,很高兴。”李爷爷笑着说,真的很感谢江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的医护人员。
陪伴在黄婆婆身边的医护人员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见证着她一天天好转。“看到黄婆婆经过治疗,终于苏醒过来,我们也很高兴,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区瑞庆说。
虽然黄婆婆苏醒了,但该院康复医学科对她进行评估时发现,其由于昏迷时间过长出现了“失用”情况,即很多动作已经不会做了。同时,其还出现了关节僵硬、吞咽障碍等情况,生活不能自理。对此,该院康复医学科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方案,他们的近期目标是使黄婆婆能自主坐起来,拔掉胃管,自主进食。
“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目前存在的问题有躯干、四肢关节活动功能较差,肢体功能失用,吞咽功能障碍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康复治疗计划,尽可能恢复其功能。”杨敏表示,患者的吞咽训练对食物的量、粘稠度都有要求,医生在给患者喂食时,除了要注意刺激患者的舌头、口腔外,还要避免食物呛入患者的气管。
杨敏表示,患者要完全恢复意识,实现生活部分自理,还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相关链接:
唤醒植物人需及早进行康复治疗
如何才能唤醒植物人呢?对此,杨本生表示,越早开始康复治疗越容易促醒,长期昏迷的可能性就越小。
“有的患者在病情恢复后才考虑康复治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杨本生建议,神经康复应尽早介入,在患者病情稳定后便开始开展。在急性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很大的好处,能避免疾病带来的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肢体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他希望有更多的市民接受这种理念。“此外,患者及其家属的医从性也很重要,他们应该积极配合医生,信任医生,这样才有利于医生展开治疗。”杨本生说。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