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80年前华侨蜂拥投资地产 曾打造广州"黄金楼市"

2016年12月15日 10:5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20世纪20~30年代,建起了一批楼房,多为2~4层,有的是建在新辟马路边的骑楼建筑,如海珠中路两侧的骑楼等;有的建在内街,并由此形成了一些新的街巷。大德新街为梅氏业主1924年所建……到30年代,兴建楼房并因此形成街巷的热潮仍未衰减……1933年-1934年,广华置业公司在观绿路北侧兴建了混合结构的3层楼房,辟出一条‘广华道’。”亲爱的读者,这是我从《诗书街志》上摘抄下来的一段文字。在这段文字背后,有八九十年前西瓜园一带成为广州新兴“中产阶层”住宅区的往事,也有华侨资本在房地产业的纵横捭阖,那随着时光远去的传奇可精彩呢。

  拆城修路 地价飞涨

  西瓜园地 拍出地王

  我们上一期说了,现在的人民中路、人民南路和大德路是在90多年前拆了城墙以后修起来的,海珠中路、惠福路和诗书路也是在80多年前拓宽成马路的。那么,问题来了,官方为什么一定要拆城墙、修马路呢?其实,除了建设市政,提高老广州“颜值”这一众所周知的动机之外,官方还有一个没说明的动机,就是把手里的土地卖个好价钱。

  1918年,市政公所成立,1921年,广州建市,官方接收前清一大批“官地”。可是,不少”官地”被高高的城墙围着,人们只能从狭窄的城门出入,城门到了晚上还要关闭,营商实在不便。而在古老的城墙之外,西关早已一派繁华,加上第一条现代大马路——长堤的竣工通车,有点眼光的商人都把投资经营的重点放到那儿去了。于是,长堤一带地价一路走高,而老城的“官地”只是前者的一成左右,怎么也叫不起价。不过,若是拆了城墙,修起通衢大道,那地价一路走高,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就这样,一方面带着把广州改造成现代都市的期待,一方面又带着这些现实的考量,官方开始大刀阔斧地拆城墙,修马路。

20世纪30年代,西关地区正在开辟马路,改善交通与居住环境。
20世纪30年代,西关地区正在开辟马路,改善交通与居住环境。

  拆城墙,修马路,一开始也得投入呀。官方又想了个“招数”,先期拍卖前清的署衙和旗人官员的房屋、土地,俗称“旗产”,结果西瓜园一带的地皮还被拍出了最高价,可见此地在当时地理位置之优越。不过,如此声势浩大的“拆城修路”,势必造成大量的后遗症,当年西瓜园附近就有人贴出对联,写道:“今日有酒今朝醉,明日拆城明日迁。”

  这一番“拆城修路”,一干就是好几年,现今人民路、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万福路、太平路、越秀路附近的城墙,一一修筑起宽阔的马路。

  虽说“拆城修路”的过程很是曲折,但主政者的目的总算达到了,不但初步搭建起了城市交通路网,马路两边的地皮也身价陡增。曾主导“拆城筑路”的时任工务局局长程天固在所著的《广州马路小史》一书中写道:“地值租赁,一齐飞涨,从前最贵的地皮,也不过七八万元(银圆)一亩的,因马路开通,二三年间,已涨到二十万元一亩。”

  华侨蜂拥投资

  打造“黄金楼市”

  新修的马路旁边地价飞涨,可见市场需求旺盛。那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在买呢?原来,其中一个最大的买家群体是华侨。据《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广东卷)》一书的记载,清末民初至1949年,华侨在广州投资的房产共7206座,占了全市私房总数的1/4。事实上,近代广州的新房屋建设,主要是由华侨资本参与的,其用来自住的不过数百套,绝大多数都是用于投资的。当时,返乡投资的华侨中流传着一句话:“圆的银币,易滚,往往跑了不可靠;纸币,在风雨飘摇时代,风来会刮去,雨来会淋湿,只有房产最可靠。”

  华侨投资热衷房地产

  说起华侨在广州的房产投资,人们首先想起的往往是东山。的确,东山在19世纪末还是遍布坟地的荒郊野外,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了道路宽阔、绿荫匝地,洋房别墅星罗棋布,学校、医院与教堂矗立其间的优雅新区,华侨资本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不过,除了东山,华侨投资的另一个热点地区就要属长堤以及附近的西瓜园一带了,个中原因也很简单,这里更靠近传统的市中心啊。

  要知道,当年长堤大马路一修成通车,就有了“黄金万两”的说法,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爱群大酒店、新亚酒店、大东亚酒店、先施公司、大新公司陆续崛起,使这里成了老广州名副其实的“黄金地段”,西瓜园一带“近水楼台先得月”,随之也兴起了房产开发热潮。

  开发商修筑“广华道”

  根据《诗书街志》的记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瓜园一带建起了一批新式楼房,多为2~4层,有的是建在新辟马路两旁的骑楼建筑,如海珠中路两侧的骑楼,有的建在内街,因此形成了一些新的街巷。比如,1924年,梅氏业主在大德路旁修建了一批楼房,形成了“大德新街”;同时,一位名叫冯有发的富商投资兴建了“永发新街”;1931年,华侨集资收购了一个私家花园——晚红园,改建为4层楼房,附设花园,取名——晚红新街;1933年-1934年间,一家名为“广华置业”的开发商在观绿路北侧兴建了布局整齐的三层楼房建筑,还专门为业主修筑了一条道路,就是今天的“广华道”;此外,华侨资本还参与了博爱新街、尚果新街、永绿新街等住宅新区的建设;到了20世纪40年代,观绿路一带又盖起了金陵台、妙高台等园林化民居,由于开发商有港资背景,所以沿用香港惯例,以“台”作街名。今日西瓜园一带的街道格局,正是在那个年代基本形成的。

80多年前的建筑,仍保留着优雅的痕迹。王月华摄
80多年前的建筑,仍保留着优雅的痕迹。王月华摄

  新型住宅 多住“中产”

  西瓜园附近的新型住宅区,住的又是些什么人呢?据史料记载,这一带的住宅,多以工程师、教师、医生或当时市属各局的局长、处长或科长为主,换言之,是不折不扣的中产聚集地。今天,当我们走过海珠中路的骑楼建筑,一个个油漆斑驳的趟栊门内,都开起了店面,或卖五金电器,或卖烟酒杂货,凌乱的货物堆在门前,使人很难将这些建筑与“优雅”二字联系起来。但你若能停住脚步,细细欣赏趟栊门上隐隐约约的花纹,“脑补”一下当年从这里出入的秀美身影,这些看似有些破败的建筑,倒也能流露出几分时光洗不去的清丽与美好呢。

  采写/广州日报记者王月华   图/fotoe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