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瑰宝美丽绽放 泉州年度五大文化事件盘点(图)(2)

南音古谱 记录新法
“中国音乐的活化石”,这是对泉州南音的一个褒誉。
长期以来,传承“活化石”,靠的是深奥复杂的工乂谱,除个别用石版、木版印制外无法铅印,历来都靠弦友手抄传世。而在今年,随着一款打谱软件的问世,南音工乂谱记录工作迈出革命性的步伐。
据悉,南音作为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最丰富、最完整的一大乐种,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南音上千年来的音乐载体是以“工乂谱”为形式来体现的。工乂谱是我国古代音乐自成体系的一种记谱形式,是记录南音音乐语言的汉字化表意性乐谱,它由谱字、“指骨”(表示时值和琵琶弹奏的记号)及撩拍记号三部分组成。南音工乂谱具有竖体编排、词谱混排、使用特殊记谱符号等特点。长久以来除了拜师跟着弦管先生“念嘴”,通过口传心教方能逐步识谱知音外,一般人是很难轻易读懂工乂谱的,有人甚至把它形象比喻为汉字中的甲骨文,称其为“天书”。
今年3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福建省“2011计划”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泉州师院和泉州南音雅艺等多位专家老师携手开发出一款录入方便、实用性强的南音工乂谱打谱软件。该输入法根据一些老艺术家及民间艺人的方言特点,支持模糊音输入,解决了众多老艺术家不懂拼音,无法自行录入工乂谱的困难。南音工作者可以方便地在各类文字排版软件中进行工乂谱的录入、排版,解决了以往南音工乂谱打谱软件输入困难、字体不够美观、排版不方便等诸多不足之处,也有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南音,推动南音进一步传播。

央视春晚 泉州最美
在迎接2016年的除夕之夜,随着央视主持人李佳明一声浑圆洪亮的“起航咯”,央视猴年春晚泉州分会场在亿万观众面前亮相。一起呈现给全球观众的,还有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著名侨乡和海丝先行区的独特味道。
从泉州分会场扑面而来的浓浓海洋气息,为2016年央视春晚平添几分清新,也展现出为“一带一路”建设祈风壮行和“起航2016”的美好寓意。从刚开场的东西南北中,五地同唱一首歌《美丽中国走起来》,到泉州的专属时间唱响《快乐想念》和《相亲相爱》,再到零时的跳火盆喜迎新年,泉州分会场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央视春晚泉州最美”的口号。面向全球数亿观众,泉州文化前所未有地密集呈现,海丝文化、泉州南音、提线木偶戏、梨园戏、民间歌舞等携手上阵,以如此自信而动人的方式,证明“央视春晚泉州最美”的口号并非虚言。
央视春晚泉州分会场总导演孙滨认为,泉州是联合国认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是当代中国唯一的海丝“先行区”。正是这两个无可取代的“海丝”元素,让央视春晚东会场牢牢锁定泉州。同时,泉州和西安一起入选春晚分会场,正好构成“一带一路”两翼并举的态势,一南一北,相映生辉。
因着央视春晚泉州分会场的蹿红,央视元宵晚会也在泉州设分会场,通过晋江五店市展示泉州闹元宵习俗。“我要上央视春晚”——CCTV-7《过年了》2017年东部专场走进茶乡安溪将于本月31日现场录制,这是继今年央视春晚东会场设在泉州,央视春晚期间综艺节目再次将视角落在泉州。
“春晚”的聚焦,让泉州收获知名度,也收获旅游经济的真金白银,今年节假日游客剧增。特别是今年“十一”黄金周,尽管节前的台风“杜鹃”为假日旅游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游客总量仍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7天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55.67万人次,同比增长11.5%;实现旅游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