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侨乡江门市人大代表建议加强侨乡历史文化研究

2017年01月06日 16:00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华博馆的馆藏文物达3万件,是研究侨乡历史文化的宝库。资料图
华博馆的馆藏文物达3万件,是研究侨乡历史文化的宝库。资料图

  “中国侨都是江门的一块城市品牌,但是走出江门后其他人会不会认同?我们有很多华人华侨,有很多侨乡文化建筑,但是我们真正在侨乡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是不是能够让人们认同江门是中国侨都?”市人大代表、江门日报社总编辑助理兼社会新闻部主任傅健在两会上表示,江门作为第一侨乡,有丰富的侨资源,有鲜明的地方特征,但是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政府要更加重视,加大资金投入,要加大对侨都的研究,多出一些成果,繁荣侨乡文化。

  侨乡文化研究成果

  缺乏多样性

  “历史文化研究是中国侨都品牌建设的基础,也是世界范围内五邑籍侨胞历史认同、文化自信的源泉。”傅健表示,目前,中国侨都历史文化研究存在对侨资源家底没有摸清、研究力量不足、研究成果缺乏丰富视角的问题。

  傅健提到,我市对侨资源没有进行系统调查和整理,很多方面情况还处于零散状态。比如,从明末清初直至新中国成立,江门五邑到底有多少人移民海外,分布如何,又有多少人通过华侨组织归葬原籍?有代表性的华侨大家族、华侨村镇的发展轨迹、人员分布、生存现状如何?这些都要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获得基础数据和原始资料。

  同时,在研究上还存在一些盲点。比如,对于华侨义冢这一华侨文化研究的“兵马俑”,自新会民间学者欧济霖去世后,就缺乏新的研究,甚至他之前已发现的两处义冢也落到无人再能找到的地步,而台山和开平的华侨义冢研究基本还没有破题。

  在研究队伍方面,目前只有五邑大学下设的一个侨乡文化研究会,但成员屈指可数,没有广泛发动海内外以及各行各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研究成果方面也缺乏多样性,目前的研究成果集中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碉楼、银信等少数几个方面,而且多为本地单方面研究,缺乏海外侨居地的广泛呼应,未能全面深入展示五邑籍华侨在世界各地、多行业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打造世界侨文化

  研究学术高地

  江门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侨乡”这个品牌,打造了侨乡旅游节、世界江门青年大会等品牌活动,推动开平碉楼成功申遗。但总体而言,江门的中国侨都侨资源挖掘还不够系统、深入,学术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全面,侨都品牌还不够知名、响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也不够明显。傅健表示,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期,充分挖掘利用好海外侨资源,促进江门飞跃发展,迫在眉睫。

  傅健建议,市委、市政府可以加大对中国侨都历史文化研究的领导组织和资金投入力度,打造开放的研究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研究。一方面,政府应主导推进一些大型的基础调查和研究。可以采取招投标的力式,通过购买服务,吸引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研究;另一方面,政府可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研究选题,由社会人士自主提出选题,由政府对入选项目给予资助,并扶持完成。

  “还可以搭建无门槛的原始文献资料查阅平台。”傅健表示,侨文化的研究,必须依据原始的文献、文物资料。据报道,华博馆的馆藏文物为3万件,在全国华侨博物馆中是最多的,而展出的文物只有2000余件,还不到馆藏文物的十分之一。该馆开馆至今已经有10多年时间,未展出的2万多件文物大部分还“养在深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傅健提到,这主要是由于对文物研究没有采取开放的态度,自我封闭,以致地市级研究成果为零。

  “建议我市尽快着手对华博馆所有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把所有原始文献信息纳入华人华侨数据库,在网上公开,吸引海内外有关人士进行研究和利用。如果人手不足,可以向香港学习,采取招募志愿者的形式进行。”傅健表示。

  “打造国际化学术成果共享交流平台。”傅健最后提到,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我市可以聚集研究成果,每年召开中国侨都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海内外侨文化学者、研究机构前来江门参加盛会,既让世界语言为中国侨都发声,打造世界侨文化研究的学术高地,又形成人们心中真正向往的中国侨都。每年的学术成果可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也可在华人华侨数据库网站上共享交流、互相促进,让侨乡文化研究呈现百舸争流的状态。

  傅健表示,侨乡历史文化研究是打响中国侨都品牌的基础,引入社会力量开展研究,不仅可扩大研究的途径,同时还可增强海内外华人华侨、学术界对中国侨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中国侨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将因此得到明显提升。

  (江门日报见习记者/胡涛)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