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诗人眼中的浙江乡村:表达乡恋 宽慰乡愁

2017年02月28日 11:44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青年时期在江南漫游旅居的经历,终于成了晚年白居易心头念念不去的愁绪,以至于回忆起江南盛景、乡村之美,依旧栩栩如生。

  不止白居易,自古文人墨客来到浙江,总要吟咏稍许。其中,独具江南韵味的浙江乡村也化作点点墨痕,最终成为深藏于我们血脉中的诗情画意。

  江南好,自然风光独好。“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又是一年秋气味,稻香风里过临平。”富阳人郁达夫的《车过临平》将浙北乡村之秋的况味,点染得出彩,平缓的溪流、茂盛的水草、以及馥郁的作物香气,扑面而来。

  当然,之江大地除了农耕,还拥有复杂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洋。杜甫的一句“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便将浙东的海、天、水、岛连接起来,既荒凉又寂寥。但浙江海洋渔业大省的起点,便也是由此起航。星罗棋布的渔村里,渔民们扬帆驶向海洋,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收获丰饶的海产。

  浙南的永嘉,有别于浙北的风味。南宋诗人徐矶的《新凉》描绘了这里的初秋,“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几个清浅的片段,江南酷暑之后的“新凉”渗透出来。在初秋的乡野里,诗人亦悠然自得。

  此时,浙江中部“金衢盆地”也如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衢州近城果园》中描绘的那样,“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黄柑绿橘深红柿,树树无风缒脱枝。”直到千年后,今天的衢州也依然是“中国椪柑之乡”。

  自古富庶的浙江乡村,在诗人的笔下,也独具生活劳作之美。“莫道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将人们闲适、好客、欢愉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而南宋诗人翁卷写初夏时节浙南农耕生活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一派清新明快,有着清丽的风光,更是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南浔,难寻,像是开阔的水面和嘹亮的歌声,被三月里的细雨与雾气,密密麻麻地交织成轻纱,笼在乡间。“百里溪流见底清,苕花蘋叶雨新晴。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岸转青山红树近,湖摇碧浪白鸥明。棹歌谁唱弯弯月,仿佛吴侬子夜声。”元代诗人韩奕一首《湖州道中》,将人们于此间耕作、歌唱的场景吟出。今天读来,仍有桃花源之感。

  对于乡村,诗人从来都是如此眷念。德清诗人孟郊在五十多岁的时候,终于有了卑微官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之后,便将母亲从故乡接来住。在那一刻,诗人倍觉亲情可贵而写下的《游子吟》,至今广为流传、吟诵。将自己的内心放置在文字间,乡村拥有了他们情感的慰藉与寄托的人文之美。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著名的《武陵春·春晚》一词也是如此。晚年的她几经风雨,丈夫逝世,形单影只。站在金华的双溪,望着眼前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惹得无限愁绪与感伤。于是便有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色这么好,江水如此清,却也无法让诗人从羁旅之愁、仕途失意、思乡之情中抽离。

  千百年来,诗人们便是如此,以文墨为盾,对抗湍急的时间,以款款深情,体味着乡情,表达着乡恋,也宽慰着乡愁。(实习生 高驰弘)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