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专题片《师傅》法国获奖 讲述佛山陶艺家故事

2017年03月20日 10:4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师傅》中的主角陶艺家曾力(左一)、曾鹏(中)与拍摄者谭红宇(右一)在分享。
    《师傅》中的主角陶艺家曾力(左一)、曾鹏(中)与拍摄者谭红宇(右一)在分享。

  开篇语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的发迹,到唐宋时期的形成,再到明清的兴盛,再到如今的群星灿烂,五千年的岁月赋予了石湾陶瓷别样的精彩。走进石湾陶瓷的世界,一个个关于陶瓷的故事仿佛将人带入了世外“陶”园。那么,接下来不妨跟着记者一起从陶花“源”起、花式传承、咏陶观察来看看石湾陶瓷的前世今生。

  上周六晚,在广州番禺紫泥堂创意园内,一部荣获法国“第十届国际工艺电影节”文化遗产大奖的专题片《师傅》正在上演。专题片的主角是两位在佛山石湾长大的陶艺家曾力、曾鹏。“石湾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对石湾的感情好深好深。”专题片一开始,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曾力便这样讲述着自己与石湾、石湾陶艺的感情。

  曾力的一番话不禁将人拉回到佛山石湾。作为“南国陶都”,佛山最负盛名的便是石湾陶瓷。翻开历史的篇章,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凝聚着历代石湾人心血和智慧的石湾陶艺,让“石湾瓦,甲天下”的名声不胫而走。虽然石湾陶瓷的发展有起有伏,但是时至今日,石湾陶瓷仍以其独特的制作和表现手法而蜚声海外。

  欣喜:耗时五年拍摄陶艺人大片

  上周六,在番禺紫泥堂创意园内,专题片《师傅》如期与大家相见。记者了解到,该专题片由广州美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谭红宇耗时5年拍摄而成,并且该专题片获得法国“第十届国际工艺电影节”文化遗产大奖。谭红宇称,取名《师傅》是对当下大师文化盛行的一种回应,也是为了展现陶艺家之间这种最为纯真的传承方式。

  据了解,曾力、曾鹏两兄弟系出石湾陶艺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良既是他们的父亲,也是他们的引路人。尽管是有着学院教育背景和家学传承的陶艺家,他们却甘于把自己的创作定义为手工艺,把自己的社会属性定义为手艺人,“相比艺术家和陶艺家,他们更乐意被人喊作‘力师傅’‘鹏师傅’。”谈及为何会拍这样一部纪录片,谭红宇表示,十年来她一直在拍摄手工艺文化,重点是以陶文化为主。“我的父亲谭畅和曾力、曾鹏兄弟的父亲曾良是多年至交,30多年来,我在他们亦师亦兄亦友的深刻启发中成长。我期待通过这部纪录片体现一种‘活在当下的传统’。”

  谭红宇表示,这部纪录片是拍给自己和学生看的。谭红宇透露,下一步她将继续拍《师傅》第二部,将会以两位师傅的手艺为核心,呈现出他们手艺中最轻盈的状态,希望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所启发。

图为曾鹏的作品。(作者提供)
图为曾鹏的作品。(作者提供)

  历史:五千年赋予石湾陶艺厚重感

  石湾制陶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素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资料显示,石湾陶瓷艺术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晚期。1975年在澜石河宕南村东南约200米,挖掘河宕旧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陶片和陶制用具,后来又在石湾小帽岗、澜石大松岗、八仙岗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水田附船、陶屋、舞乐俑和奴隶俑等陶塑,这是石湾陶艺最早的雏形。

  明清时期,石湾陶艺迎来飞速发展。随着两广地区中小城市的兴起,城镇建筑对石湾生产的花脊、鸱尾、花窗等园林琉璃陶艺饰物构件需求量大增,石湾陶艺进入鼎盛时期。20世纪初,由于建筑风格的变化,花脊生产渐趋衰落,“石湾公仔”从瓦脊落到案头,成了赏玩的艺术品。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集结和培养了一批陶瓷艺术工作者,石湾陶瓷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时至今日,“石湾公仔”仍然是石湾最具代表性的陶塑艺术。

  发展:从“日用陶”化作“艺术陶”

  一盅两件再加上点缀家中的几件陶艺作品,一个典型的岭南人家的轮廓便呈现在眼前。而家境殷实者房屋上精雕细琢的瓦脊公仔,室内用来装饰的十几件大的陶艺作品,更是当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石湾陶艺由实用性转为纯粹的装饰性,但是历史赋予的文化内涵,让石湾陶艺上升为一种文化符号。

  中国陶艺发展有两条脉络,可以分为器皿与公仔两条脉络。“秦汉陶俑的生动就能说明公仔造型的高度。”广州美院教授左正尧称,而唐以后的公仔注重的便是情趣,到了明清时期,公仔这条发展脉络就落在了石湾公仔上,陶塑人偶、动物俑这些陈设性的类型,在佛山石湾一脉相传。几千年来陶艺发展的两条脉络一路传承下来,而没有消失,这对于当代的陶艺家来说是十分珍贵的资源。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历史积淀,石湾陶能够上升到佛山的文化符号层面。

  明清时期的石湾陶,以实用性很强的瓦脊公仔、日用陶为主,而如今,随着人们生活、居住习惯的变化,让石湾陶从生活用品、“讲意头”等慢慢走进高雅艺术品的范围。对于艺术陶瓷而言,文化的传承和引领算是其最大的贡献。

图为曾力的作品《顺》。(作者提供)
图为曾力的作品《顺》。(作者提供)

  创新:立足传统吸收西方多种元素

  经历漫长的岁月,佛山陶艺一直经久不衰的原因便是源于其自身在技艺和釉色上的创新。在人物陶塑上,石湾陶从清代中期的简练粗犷到如今的线条紧致,使得生动传神成为石湾陶瓷最大的特点。不仅如此,石湾艺人们主动对市场的把握、善于接受新思想观念以及实践中不断磨炼,让石湾艺术陶瓷不断进步和发展。

  说起技艺的创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志伟的线塑技艺可谓是为众人所知晓,“线塑就是受中国画‘十八描’启示,以线条来表现形象的特点个性。”事实上,佛山陶艺发展道路已然是在坚持自身传统的自然主义和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的抽象艺术、雕塑技法等元素,这让佛山陶艺作品显得更有活力。

  文化、产业与城市的发展变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石湾陶瓷与佛山这座城市的关系也是如此演变。更重要的一点便是,无论是明清的实用性很强的日用陶、瓦脊公仔还是如今已成为纯粹装饰产品的公仔,创新都让佛山陶艺在时代的变化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瓶颈:缺少新鲜血液 公共服务要完善

  三十多年前,陶艺大师梅文鼎和曾力、曾鹏花了3个月的时间,联合策划、创作和制作了一批全新的陶艺作品,引起强烈反响。三人也成就了石湾“现代陶艺”的发端。

  尽管如今有着不少年轻人加入陶艺创作的队伍,也有不少现代化的作品问世,但是在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曾鹏看来,陶艺传承和发展不仅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也需要更多的公众参与,“要不然陶艺的传承会出现断裂。”曾鹏表示,社会要将陶艺变成公众的公共语言,这样才会引来公众的参与,也才能吸引年轻人的参与。

  曾鹏告诉记者,要吸引年轻人的参与,传统陶艺的一些观念需要改变。

  “比如公仔的形象,如果你一味强调是观音、佛像,小年轻们哪会被这种造型的东西吸引。”曾鹏称,陶艺已经是社会的,而不属某个产区,要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陶艺中来,因而政府需要完善一些服务。“在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社会公众做陶艺比我们普遍得多。因为那些地方能提供很完善的公共服务,诸如:提供陶艺班、提供制作的场地、提供烧制的场所等。”

两位师傅的作品透露出一种从容气度。
两位师傅的作品透露出一种从容气度。

  格局

  大师大奖 推陈出新

  “石湾瓦,甲天下”,这是外界对佛山陶艺的认可,而石湾陶瓷一直都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瑰宝。同样,这一殊荣也体现在佛山不断涌现出的陶艺人才身上。据不完全统计,佛山的国字号大师共有25人(健在的22人),省级大师则有97人(健在的61人),市级大师更是人数众多。正是这些陶艺师们在“文博会”“云珠奖”……各大场合留下的足迹,传播着石湾陶瓷。

  去年4月10日,耗时5年、由广州美术学院教师谭红宇拍摄的纪录片《师傅》,在法国巴黎获“第十届国际工艺电影节”文化遗产大奖,这是谭红宇继2010年《西南陶纪》(与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陆斌合作)、2012年《泥中有我》之后,第三次获得这项殊荣。《师傅》向我们呈现了两位在佛山成长的陶艺师曾力和曾鹏的对陶艺生活的应对之道。

  近年来,与佛山陶艺相关的大赛和奖项一直在不断涌现,石湾公仔也在努力突破传统的格局。去年,在第12届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中,佛山12件陶艺作品获得文博会金奖。去年5月,由广州日报社和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在佛山举办了首届云珠奖·陶艺设计大赛,40位参赛选手要在两个半小时内展示出自己的技艺。担任此次大会评委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锐华告诉记者,大赛充分体现了佛山陶艺在传统中追求创新的需求。

  浪“陶”沙

  花式传承 另辟蹊径

  正如“师傅”曾鹏所说,社会需要众多的平台——“陶花园”来支持陶艺的发展,不过,石湾陶的从业者们也在时代的作用下完成自身的传承,他们又有着哪些花式传承、又有哪些另辟蹊径?记者将在新“陶”花源记的下一篇中为您讲述佛山陶艺传承的那些故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鹏飞、冯嘉敏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成通(除署名外)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