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探访江门工业遗址:曾经最大侨资造纸厂仍是情感归依

2017年05月22日 11:00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区罩裕身后的这条路是他过去每天去江门造纸厂上班的必经之路。他抚摸着纸厂的牌匾讲述着曾经的辉煌。
    区罩裕身后的这条路是他过去每天去江门造纸厂上班的必经之路。他抚摸着纸厂的牌匾讲述着曾经的辉煌。

  5月11日,69岁的区罩裕老人领着记者在江门造纸厂旧址参观。

  穿行在染绿的杂草与树丛中,老人眼眸微亮,如数家珍,“这里是纸厂旧有的大门,这里是生产车间,这里就是电工楼,这栋楼的建筑材料是进口的,我就在这里做电工,当时谁能在这里做工不知道有多么光荣啊!”

  粗大的管道,高大的罐体,绵延百多米的厂房……不是山青水秀的绿意,灰暗的沧桑,恰如江门工业的起源,至今已百年有余。

  历史记忆 传承城市血脉

  20世纪初,江门在工业文明浪潮中踏上新征程,对外工商口岸开放,西方现代工业文明随之涌入,大批侨乡人在家乡投资建厂,江门造纸厂、江门造船厂、江门肥皂厂、江门火柴厂等一批当代奠基性的工业厂房拔地而起,自南向北溯流而上,分布在江门河南岸,形成了一条一路北上的江门百年工业时光隧道,储存着江门独特的工业记忆。

  当中的江门造纸厂是全中国最早的纸厂,江门水泥厂、江门造船厂等也在上世纪70—80年代红极一时,彼时的江门工业在珠三角乃至广东省都极有分量和话语权。“上世纪80年代,水运很火,运输船都要隔夜排队,每月装卸的货有三四千吨之多。”1971年进入造纸厂的礼乐人李旺,回忆起当年繁华,仍旧为之自豪:“感觉它还没有停产,还冒着热气。”

  1913年投产的江门造纸厂,由台山华侨余觉之等一手创办,是江门市资历最老且规模最大的侨资企业,也是江门工业历史的旗帜。经过多次扩建和改造,成为当时我国四大造纸厂之一。

  荒废的水泥管桩、破旧的土坯厂房,穿越被一棵棵不知名的参天古树环绕下的林荫小径,江门水泥厂旧址傲立眼前。始建于1970年的江门水泥厂目前已停产,但厂的旧址上遗留有大量大型水泥生产设备及建筑,整个工业遗址沿江而立、保存完好,目之所及,每一台旧设备都在述说历史。它生产的“江山牌”水泥曾红及一时,属全国首创。至今江门人走在路上,脚下仍部分踩着水泥厂打下的“江山”。

江门水泥厂厂区寂寥无人,但处处是人们生产活动留下的印迹。
江门水泥厂厂区寂寥无人,但处处是人们生产活动留下的印迹。

  走到蓬江河畔,在锈迹斑驳的铁门上,“广东省江门船厂”的招牌,仍静静地立在那里。站在门口往里张望,里面曲径幽深,印记斑驳。上世纪70—80年代,这里曾是享誉海内外的造船厂。最繁华的时候,50吨煤船、50吨柴油船、500吨沿海驳船纷纷从这里起航,驶向长江口、珠江口、东南亚……直到1999年,船厂终宣告破产,被民营企业全资收购,并于2015年结束了生产。如今,江门造船厂的改造工程已启动,所幸的是船厂内的两个大吊机以及一栋临河建筑被保留,作为江门工业的见证,陪伴着它一路走下去。

  有人说,曾经的沿江工业,铸就了江门的自豪与底气。

  今挂职于高新区(江海区)的博士后于琦,自打踏入“南岸印迹”,便不由得感叹这个“梦开始”的地方:在人类进化的长河中,工业制造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从未改变,人类的智慧形态不断升级。制造的历史通过人类的书写逐渐清晰,“南岸印迹”正是其中一种独特的书写方式,建筑、机器、设备及其所依赖的环境景观,组成了这段可触碰的“历史”。

虽然被历史的车轮碾过,但从前的繁华仍依稀可见。
虽然被历史的车轮碾过,但从前的繁华仍依稀可见。

  情感归依 “对我而言,它是父母”

  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其历史能为这座城市的居民所传承、追思,甚至是迷恋。记忆,是原始的力量,它让城市的精神延续,也将城市牵引向未来。

  江门河南岸静静伫立着的工厂遗址,不知是多少江门人的“梦里老家”。

  区罩裕自小在江门长大,1958年,他16岁,迎来了人生中一件毕生难忘的大喜事——进入江门造纸厂当了一名电工,当时纸厂正处于发展阶段,条件不算太好,只有2台抄纸机,能够生产的纸品也较为单一,他被领导安排到宿舍里住。此后,他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技术,成长为一名熟练工人。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让江门造纸厂迎来新的机遇。区叔告诉我们,那时候的江门造纸厂是最辉煌的,员工达3000多人,抄纸机也增加到7台。同时,造纸厂还扩建了一个锅炉,以减轻电费负担,并把节省出来的电费用到纸的生产上。“那时候,造纸厂能够生产的纸品超过了50种(如玉蚕纸等)。当时,我们员工都为成为造纸厂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

  “到了巅峰,就意味着要走下坡路”。江门造纸厂也不例外。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江门造纸厂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每况愈下。最终,纸厂在2002年好多设施机器被拆除了。而造纸厂被拆除的场景,区叔还历历在目。“我也不太清楚造纸厂为什么做不下去了。有人说是造纸厂不重视环保问题,但是我退休前也参加了电除尘方面的工作,很清楚当时的造纸厂有环保意识了。”区叔说。

  “对你来说,纸厂意味着什么?”

  “它是父母。”区叔斩钉截铁。

  区叔的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至今,区叔还住在江门造纸厂分配给他的商品房,晚上他经常和工友一起,到纸厂旧址旁的潮人径里面走一走。“江门造纸厂就相当于我的父母,我当然要住在她的附近。就算造纸厂被拆了,我也会经常去看看她。不仅仅是我,工友们都还住在这里哟,没人舍得搬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江门河南岸机器轰鸣,在几间工厂工作的工人超过万人,相当多的江门人与那连片的工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工业的血脉,在这个城市流动。

  今天,南岸印迹已是遗址,未来那里将是游人赏景之地。它们都已老去,但又真实地活在江门人的记忆和日常生活里。

  一个人与一群人之间,一群人与一座城市之间,必然是有某种纽带。在江门,这条纽带就是围绕工矿诞生的文明,它的物质形式之一,便是工业遗产。

“广东省江门船厂”的招牌静静伫立,只有斑斑铁锈告诉我们,那一段岁月已经逝去。
“广东省江门船厂”的招牌静静伫立,只有斑斑铁锈告诉我们,那一段岁月已经逝去。

  “空间营造” 延续城市久远生命

  随着江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布局的调整,这些年代久远的明星工厂企业都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仅留下破落的厂房和生锈的机器,成为江门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见证,是江门河南岸乃至江门的城市记忆。

  空间营造是什么?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及城市规划专业领域博士赵冰曾论述:空间营造是顺延一座城市的时空,核心是保留她的精神和文化。东西方建筑有异,是因为文化不同。城市间的气质是有差异的,如果都砌上玻璃幕墙,都建成高楼大厦,独特气质就会丧失,人们的精神将无所依托。

  五邑大学工业设计系教授温为才认为:“江门河南岸的老工厂,曾经是这个城市的地理坐标与精神坐标。人会死去,但精神可以通过载体传承下来,那些阔大的厂房、轰鸣的机器,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结晶,势必要留下来并为今天的发展所用。”

  令人欣慰的是,有关南岸印迹工业遗产的保护,也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步一一实现。

碉楼作为侨乡的文化符号也出现在纸厂。
碉楼作为侨乡的文化符号也出现在纸厂。

  去年下半年,江门文化巨轮再次扬帆起航。这边厢蓬江区欲打造江门乃至珠西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典范,那边厢南岸印迹项目绘就文化强市的宏伟蓝图。在谋求文旅融合、五邑共融的当前,结合地域特点之实际,精心策划、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文化布局,必定为城市发展的新征途注入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此前,高新区(江海区)邀请了中大旅游设计规划研究院对南岸印迹项目进行整体策划,计划打造主题为“品味江门百年厂韵、体验南岸文脉新风”的“存我忆,许我恋”的南岸印迹。根据该院制作的规划方案,南岸印迹分为工业时光隧道、乐活厂韵、江门汇三大主题策划。

  而为了将工业记忆注入城市空间的营造,延续中国城市久远的生命,去年,江门召开城市工作会议,恒大地产等外部力量纷纷加入改造、营造行列。江门船厂被纳入江门市工业遗产名录。未来的前景是结合山水城市特色,采用开放空间+严格保护+综合利用的多元化保护开发体系模式,利用连片集中的工业遗产资源进行更新改造,形成商业开发、公共开放空间和工业展览馆等多元化的空间裁体。

  倏忽间百年一梦,似乎可以看到南岸印迹的前世今生。

  它,是可感可触的见证,也是城市的温热血脉。

  正如于琦在文章《“南岸印迹”: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中写到的:南岸印迹源于世代人才的伟大创造,对此我们应该拥有审美的情怀,更要奉上敬畏之心。在高速运转、寸土寸金的现代社会,南岸印迹能够得以保留,让人穿梭时光隧道,品味百年工业遗韵,就是对我们最好的馈赠。

  统筹/ 张茂盛

  文/图 李雨溪 梁凌宇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