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温州海关查获千余吨走私“洋垃圾” 抓获4名嫌疑人

2017年05月24日 14:25   来源:温州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温州网5月23日讯(记者 潘涌燚 通讯员 钱俊)借进口人造石墨材料为名,企图“瞒天过海”,走私“洋垃圾”(工业废料)入境。5月23日,杭州海关隶属温州海关在乐清七里港码头通报了一起“洋垃圾”走私案。目前,杭州海关已抓获该案走私嫌疑人4人。

  5月16日,杭州海关隶属温州海关在温州口岸查获电解铝阳极炭块残极1075吨,同时向深圳海关通报线索,在深圳口岸连续查获同一公司走私进口的同类“洋垃圾”2008.37吨。这是“国门利剑2017”联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杭州海关查获的最大一起“洋垃圾”走私案。

  风险研判 报关单里发现疑点

  事情还得从年初那场打击“洋垃圾”走私专项行动开始说起。

  为了落实海关总署等四部委联合开展强化监管,严厉打击“洋垃圾”违法专项行动的要求,杭州海关从年初起,对辖区主要进口口岸的报关单证开展了一轮专项风险排查。在这轮排查中,一票从温州口岸进口的报关单引起了杭州海关隶属温州海关关员的注意。

  这份报关单显示:2016年12月8日,一家河南公司以62美元/吨的价格向温州海关申报进口一批“人造石墨材料”。

  人造石墨是制造电极的重要材料,在冶金、机械和化学工业中都有广泛应用。一家远在河南的生产加工型企业为什么舍近求远从温州进口人造石墨?联想到人造石墨与某些国家禁止进口的“洋垃圾”在外观上的近似,会不会有人利用“人造石墨”来做文章?杭州海关果断决定,对其报关单信息和公司经营状况展开调查。

  瓮中捉鳖 千余吨“洋垃圾”口岸现形

  就在海关对这家公司进行暗中调查时,这家河南公司却忽然消失了一般,近2个月没有进出口行为。

  直到3月下旬,这家河南公司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海关通关系统里,依然还是申报进口“人造石墨材料”。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温州海关决定在确定物流信息后,对已经到港的集装箱直接实施开箱查验。

  第一个集装箱被打开后,出现在关员眼前的,是一堆形状各异、颜色灰暗的块状物体。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些块状物体的表面带有明显的不完整凹槽,凹槽内壁残留有红褐色的锈斑,少数凹槽内还留有未取出的铁块。未经使用的人造石墨多为表面平整的块状物体,而这批“人造石墨”残留着凹槽、锈斑和铁块,明显是使用过的。

  之后的三个多小时,海关查验关员对这家公司此次申报的42个集装箱全部开箱彻查,发现所有的集装箱内装的“人造石墨”都留有明显的使用痕迹,与正常进口状况不同,很可能是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经清点,这些问题“人造石墨”总共1075吨。

  在查扣这批问题货物的同时,调查显示,该公司近期还有一批“人造石墨”准备从深圳口岸进口。4月6日,在海关总署的统一指挥下,深圳海关对这批货物进行了查扣,开箱后发现集装箱内的“人造石墨”与温州口岸性状相似,累计1002.5吨。

  4月17日,经权威部门鉴定,海关在温州、深圳口岸查扣的2079.5吨“人造石墨材料”,实际上是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洋垃圾”——电解铝阳极炭块残极。

  瞒天过海 打算通过不同口岸入境

  进口的2000余吨所谓的“人造石墨”,就这样,在海关的严密监管下“现了形”。千里追击 “洋垃圾”走私路径浮出水面

  鉴定结果出来以后,杭州海关立即对此立案侦办,重点调查这家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赵某父子及负责销售的豆某。

  谁知三人早有准备,事先串供,拒不承认伪报品名、“以废充好”走私“洋垃圾”的事实。面对“零口供”,海关缉私警察并没有气馁。通过案情梳理,缉私警察锁定了一个新的可疑人物——翻译王某。

  杭州海关缉私警察当即展开对王某的网上追逃,并在五一假期,从四川将王某抓获归案。经过连夜审讯,海关缉私警察从王某手机中调取到了大量帮助这家公司走私废物的第一手证据。证据面前,赵某父子和豆某终于开了口,承认为了牟利而走私进口洋垃圾。

  原来,海关查扣的这批“洋垃圾”俗称残极碎,学名电解铝阳极炭块残极,是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废料。残极碎含碳量较高,可以当作燃料使用,但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因此国家明令禁止进口。

  赵某获悉境外一些公司在低价出售电解铝阳极炭块残极,价格还不到煤炭进口价格的一半,便计划低价购入,再倒卖给国内厂家充当燃料,从中谋取利益。赵某多次出境洽谈购买事宜,并最终在2016年与其中一家公司签订了总量为3万吨的阳极炭块残极购销合同。

  机关算尽 终难逃海关国门法网

  为了让这些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洋垃圾”顺利通关,赵某可谓是机关算尽。他指使王某准备了两份不同的合同:一份是与境外公司签定的真实合同,另一份则将货物品名伪造成为“人造石墨材料”,避开“阳极”、“残极”、“许可证”等体现固体废物特征的字样,专门用于通关。不仅如此,赵某还计划“化整为零”,将3万吨残极碎分成30多个批次,分不同时段,从国内的不同口岸分别进口,企图“瞒天过海”。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赵某在温州、深圳口岸申报进口的‘人造石墨材料’是他整个大订单的首批次货物,有探路、试水的目的,每批次量不大,都是千吨左右。”谈起查获的这批“洋垃圾”,杭州海关隶属温州海关副关长李友新很感慨:“幸好他们的计划才刚开个头,就被我们识破了。计划进口总量有3万吨,如果全部流入国内,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就在案件侦办过程中,深圳海关根据杭州海关审讯获得的线索,4月25日,在深圳蛇口口岸再次成功拦截下一批残极碎,共计1005.87吨。至此,该公司首批走私进口的“洋垃圾”3083.37吨全部被海关查获。

  据环保专家介绍,炭块残极里面残留有大量的铝、钠、钙、镁、氟等电解质成分和有害物质,如果焚烧,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严重威胁空气和土壤等生态安全。即便不作为燃料使用,处理不当也会导致有害物质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责任编辑:马莹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