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清华学霸的佛山创业记:宽松环境助其挺过初创期

2017年05月25日 13:2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微沃通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对讲机进行检测。
微沃通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对讲机进行检测。

  “国家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们希望今年把产品推出海外,实现真正的全球互联互通。”5月中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陈峰敏锐地察觉到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蕴含着巨大机遇。

  自从2004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陈峰投身于语音跟视频压缩方法和传输方法研究,两年后开始做网络通讯系统微沃RP。2011年,他放弃200万元年薪下海创业,创办了广东微沃通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微沃通讯”)。随后两年,他从广州辗转到了佛山,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创业根据地。

  陈峰所从事的是最传统的对讲机行业,但和传统对讲机只能实现3公里即时通讯不同,凭借独特的算法,陈峰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能够实现全球互联互通的对讲机产品。

  经过6年的艰苦创业,陈峰透露,经专业机构评估,目前微沃通讯市值达到13亿元。6年坚守,微沃通讯迎来一个发展的好势头,陈峰将苦尽甘来的收获归结为“好的政策遇到好的思维”。陈峰说,未来将捆绑上中下游企业,跨界组合并接入“一带一路”,让中国技术全球化。

  技术创新 突破传统技术瓶颈实现全球互联互通

  陈峰介绍,相对于移动通讯,对讲机的发展历史要更漫长,国内对讲机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48年以前,尽管如此,作为集群通讯工具里的典型代表,传统对讲机技术存在着一个致命瓶颈——受技术限制,其通讯距离一直无法突破3公里的局限,“过去的做法是通过增加基站的方式来延长通讯距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20到30公里的通讯,但基站维护成本非常高,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高楼林立,基站能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局限。”

  瞄准传统对讲机行业的这一痛点,2006年研究生毕业两年后,陈峰通过引入新的算法,率先解决了这一行业性难题,“通过使用新的算法我们研发出的网络对讲机实现了全球互联互通,全世界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对讲机进行联通,实现了对行业的颠覆。”

  在移动互联网日益成熟的今天,即时通讯已经成为一种唾手可得的服务,传统对讲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但在陈峰看来,通过技术的改进,对讲机能够实现很多普通移动电话无法实现的功能。

  “在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行业,以及公安、军队等特殊领域都离不开集群通讯,这种一对几百甚至上千的即时通讯方式是手机做不到的。”

  除了可以实现一对多的通讯功能外,通过引入卫星定位、RFID技术,陈峰还带领他的团队不断丰富传统对讲机的功能。

  “比如通过RFID感应技术,我们可以记录安保人员的行进轨迹,包括他几分几秒上了哪栋楼,从哪个口上,哪个口下,这些都可以记录下来。”陈峰介绍,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安保领域,尤其是大型活动,能够根据安保人员的实时轨迹灵活调配人手。

  除了记录行踪外,微沃通讯开发的对讲机还可以实现执法记录仪的功能,并把执法视频、数据实时上传到后台,改变了传统执法记录仪需要进行导出和导入的操作,让执法数据更加及时可靠。

  事实上,手持对讲机全球互通只是微沃通讯产品众多应用里的一个案例。技术突破使得网络对讲机的应用范围延伸到物流、执法、消防等各个领域。此外,陈峰还带动团队开发出了车载记录机,能够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等领域,其中就包括对石油运输车的实时监控,“我们的产品能够对运输车的耗油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准确算出运输车的卸油时间、地点和卸了多少油,如果出现偷油的现象,后台会进行报警。”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微沃通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中就包括去年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由微沃通讯提供的几千台对讲机为大会安保工作提供了保障。

进驻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的微沃通讯设计生产的对讲机。
进驻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的微沃通讯设计生产的对讲机。

  创业曲折 最低谷时员工集体辞职,他成光杆司令

  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逐步上了轨道,陈峰过去6年的坚守终于获得了回报,一直备受煎熬的他也长舒了一口气。

  陈峰2004年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作为一名资深的系统架构师和高级工程师,彼时国内通讯行业正迎来大规模爆发式发展,陈峰凭借在专业领域的独到研究,很快就收获到一份高薪厚职,在上海从事语音跟视频压缩方法和传输方法研究,两年后开始做网络通讯系统,年薪一度达到200万元。

  虽然有着让人艳羡的工作,但陈峰有着自己的创业梦,他坚信国家的飞跃发展离不开通讯和交通两大基础建设,而自己的专长应该有更广泛的发挥空间。

  2011年,在经过几年的酝酿后,他放弃高薪厚职毅然南下,来到广州创办了自己的通讯公司,两年后又搬到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创业梦。

  陈峰的创业梦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在对讲机行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由于行业的局限性加上受网络覆盖率等因素影响,在创业之初微沃通讯的产品推广并不顺利,9年时间,微沃通讯产品在平台的注册量只有6万。而在这个过程中陈峰把公司的利润滚动投入到研发当中,累计投入就达到5000万元。可以说,微沃的发展一直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

  最困难的时候发生在2014年下半年,就在微沃通讯落户佛山一年多后,由于有一名客户欠账比较多,陈峰一度有两个月发不出工资给员工,导致了员工的集体离职,“当时公司的16名员工全部交了辞职信,整个公司就只剩下我一个人。”

  面对空荡荡的办公室,陈峰百感交集,但他并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是咬咬牙把广州的两套房子卖了,用了一周时间把欠员工的工资补上。在随后一个半月时间里,他发动了自己在IT行业里的人脉资源,从北京、上海、深圳的等地的IT公司借来十几位技术人员应对人力资源的空窗期,并利用这段时间迅速重新招聘新员工。

  经历了这一轮危机后,陈峰深刻体会到创业的不易,尤其是团队的稳定性对于公司而言至关重要。为了完善公司架构,随后两年陈峰对公司管理架构进行了调整,所有员工通过岗位股权制和自主入股两种方式实现了百分百持股。除了工资外,每年可以享受股权分红,“这一做法有利于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员工意识到这是为自己打工,工作起来更有冲劲。”

  未来蓝图 登陆资本市场对接全球市场

  “国内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三年半,今年是微沃通讯落户佛山的第4个年头,可以说和很多创业公司一样,我们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了。”

  如果从2006年带领5人小团队开展网络通讯系统研究算起,陈峰坚守互联网通讯领域已经有10年时间,在迈入第2个10年之际,陈峰终于看到了创业曙光。

  目前微沃通讯的车载机产品广泛应用于出租车领域,其中在湖南出租车行业有20万辆出租车在使用。

  2017年5月5日,微沃通讯与中国联通在福建泉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微沃通讯将与中国联通展开合作,为中国联通互联网对讲业务后台与终端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微沃通讯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成为唯一进入运营商网络的民营企业。陈峰透露,与其他运营商的洽谈工作正在进行。

  经过6年的蛰伏,陈峰对创业有了更深的领悟,他认为,对于微沃通讯这样的企业来说,光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实现快速成长,“一个项目、一个课题,一个月要发500多万元的工资。万一课题失败了,资金链就断了。”而通过与运营商合作,能够降低创业风险,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在陈峰的创业“菜单”里,还有一系列的蓝图,在技术层面,他希望未来能够和中国联通的专家一起制定互联网对讲技术的行业标准,通过标准化推动技术的普及。

  此外,陈峰还计划用两年时间登陆资本市场,“在产品的推广方面,我们希望未来5年实现产品注册量突破1亿台,这就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快发展步伐。”

  他介绍,目前微沃通讯已经完成了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下步微沃通讯将把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4家分公司组建成为集团公司,并且把总部从目前的广州迁到佛山来,“我自己已经把家安到佛山来了,计划今年下半年把公司的总部搬到这边来。”

  链接

  禅城良好创业环境助企业熬过最困难时期

  从上海到广州,从广州又到了佛山,陈峰的创业历程充满曲折,如今回过头到看自己走过的创业路,他坚信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

  “当时从上海到广州创业,是因为看好广东在软件、IT领域所拥有的强大实力。”他表示,通讯行业离不开北上广深,其中广东能够为企业提供最好的技术、产业链和人才配套。

  2013年,在广州创业两年后,陈峰毅然选择了把公司搬到佛山,对于这一决定,他认为是公司命运的重要转折,“在广州其实挺累,需要承担高昂的创业成本,如果当时没有来到佛山,可能我们已经和大部分创业公司一样被市场淘汰了。”

  陈峰介绍,最初选择到佛山来是受这边园区扶持力度和优惠政策的吸引,但在近4年的创业历程中,他认为园区所给予他的支持远远不止这些。

  “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欠了园区两年租金和电费,如果在其他地方这是不能想象的,但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园区的支持,才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除了在租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外,陈峰表示,园区还对企业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包括不断地帮助企业对接风投,对接国外客户资源,此外,为了帮助企业实现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火炬园也为企业的股改提供了指引,“这些支持让企业少了很多后顾之忧,我们得以专心研究技术。”

  在佛山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后,陈峰认为目前公司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而对于目前仍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经验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指引,“我们和园区商量,希望能够成立一个委员会,由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创始人作为评审,通过委员会去挖掘像我们这样的企业,通过这种互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孙景锋实习生 杨晖桃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责任编辑:马莹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