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寻根之旅”梅州营13名印尼华裔成功认祖

2017年06月25日 10:52   来源:梅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丘震伟(左一)的伯父向他介绍老屋内的祖先相片。(高讯 摄)
丘震伟(左一)的伯父向他介绍老屋内的祖先相片。(高讯 摄)

  22日,记者报道了第四代印尼华裔杨雯丽在各方帮助下与家乡亲人相认的动人故事。报道激发了“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梅州营其他营员的“寻根”热情,现已有13人成功“寻根”。23日,3名营员在梅州亲人陪伴下回乡认祖,寻找祖辈生活印迹。

  孙子找到爷爷出生祖居

  “这是我侄子!”23日早上8时许,特地从梅江区西阳镇白宫太平村赶到梅城接丘震伟回家的丘英峰,逢人便激动地介绍这位从印尼回来的亲人。略懂中文的丘震伟也微笑点头,默契地配合他的伯父。

  丘震伟是第四代印尼华裔。他的祖父丘初兴14岁便跟随父亲到印尼谋生,而后在印尼成家立业。“祖父去印尼的时候,只穿了条内裤,再没有其他东西了。”丘震伟说,他的父亲会给他讲述家乡的情况,并告诉他“家乡坐落在一个靠近大山的小镇里”。

  如今,丘震伟亲自来到父亲口中的这个“家乡”。亲人们带丘震伟来到了丘初兴出生的地方。在这栋坐落在山间的破旧老屋里,仍能找到丘初兴当年留下的“痕迹”:有他曾经使用过的老式家具和从印尼带回来的彩色电视机、高压锅、脸盆等物品。丘震伟对这些物品很好奇,上前仔细端详,不时用手触摸。所到之处,他都用手机拍摄记录,以便回到印尼后与亲人分享。

  “我感觉很幸运,见到了这么多亲戚,还参观了爷爷生活过的房子,真的很高兴。”丘震伟告诉记者,他计划明年到中国学习中文,有机会会常回家乡看看。

  姐弟俩趴门缝端详老屋

  23日中午1时,刚结束上午夏令营活动的肖爱娣夫妇和肖志胜匆匆吃了几口饭,就和叔公肖文英前往梅城东山大桥附近的老祖屋。

  1922年前后,肖爱娣的祖父远赴印尼,此后一直在印尼生活。2012年,肖爱娣的父亲曾与其他亲人一起回梅祭祖,但因为不懂中文,他并不知悉祖居地的具体地址。肖爱娣此次是带着父亲的心愿,和弟弟肖志胜前来“寻根”。

  来到祖父出生的老祖屋,肖爱娣姐弟“分工”明确,肖爱娣负责提问、了解祖辈情况,肖志胜则负责拍照。当经过祖父出生的房间时,肖爱娣姐弟非常兴奋。因为没有钥匙,姐弟俩被“拒之门外”,但他们不愿放弃,趴门缝久久端详室内的情形,还轮流在门外留影。

  “肖爱娣对老祖屋的很多东西都很感兴趣,问了我很多问题,想方设法了解更多信息。”此次夏令营的领队老师邓依丽告诉记者,肖爱娣这两天经常问何时能回祖屋,生怕错失了这个机会。“我的父亲叮嘱我一定要回家看看,那是我们的根。”肖爱娣说。

  更多营员加入“寻根之旅”

  除了丘震伟、肖爱娣肖志胜姐弟外,池顺祥23日也找到了位于梅江区城北镇的祖居地。据了解,截至23日,2017年印尼万隆客属联谊会“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梅州营的41名营员中,已有13人成功“寻根”。

  “看到《梅州日报》关于杨雯丽寻根的报道后,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我要寻根’的意愿更加强烈了。” 邓依丽说,不少营员主动要求“寻根”。据市外事侨务局副局长邓锐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已经举办了29届夏(冬)令营。以往成功“寻根”的人数不多,自去年开始逐渐增加,今年更是创下新高。目前,已有华裔向海外社团咨询冬令营相关事宜。

  不少社会人士也加入了“寻根”队伍,积极提供线索或牵线搭桥。23日,梅县区松口镇半径村的读者杨敏聪看到本报报道后,怀疑杨雯丽的爷爷杨辉金是其父亲同父异母的兄弟。经本报记者牵线,杨敏聪带着族谱与杨雯丽会面确认,发现两人并无血缘关系。而帮助杨雯丽找到家人的杨钦鑫得知情况后,迅速联系市外事侨务局,欲帮助杨敏聪寻找海外的亲人,目前仍在进一步沟通中。(王玉婷 张柯 李盈子 林婉萍)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