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解读客家话:中原古韵的“活化石”(3)

2014年10月13日 14:12   来源:开封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吕清玉说,三明市宁化县的邻县建宁(纯客家县)方言近似中原汉语语言。乾隆年间编的《建宁县志》卷九《风俗·方言附》(朱霞拟稿)曰:“建邑之语近似中原,即音多燥硬,非同蛮响间。”民国时期编的《建宁县志》卷五《风俗·附方言》云:“建邑之语似中原,虽音多燥硬,要不同于舌间。”“音多燥硬”是指送气音多,比如步、度、匠、重、共等都念送气音,其他闽方言则不送气。“要不同于舌间”是指建宁方言的两个特点:舌音t读为擦音h(比如“吞、托、汤、糖、洞、地等);齿音ts读为舌音t,比如次、草、插、蚕、出等,它和宁化话有相同的渊源关系。客家话在保留中原地区的许多古汉语词语与常用词一些词语的发音等方面都有共同点。

  将乐、泰宁县(纯客家县)也保留大量的中原古汉语词汇,其中中原古音、形容词运用单音词重叠前置作性状形容的特点十分突出。比如“精光”(光溜溜)、“雪雪白”(非常白)等,将乐纯音保留许多中原古汉语(雅语)汇语,有些连中原的古音都保留下来。比如:我称“涯”(亻字旁)(俺的转音),你称“伲”(氵女的转音),说话称“话事”,学校称“学堂”,房子称“厝”,蛋称“卵”,吃称“食”,走称“行”,跑称“走”。此外,将乐、泰宁因靠近江西,方言有赣化倾向,受江西影响很大。江西也有许多客家县,明溪(纯客家县)话有很多与中原话近似,连未读过书的人也很容易学说普通话,比如“砍柴”念“砍樵”。

  客家话至今仍作为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而流行于粤东、闽西和赣南等客家地区,并成为现代汉语中一个独立的方言系统。

  开封话曾是北方官话

  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北京语音的普通话,古代汉语的标准话就应该是古代作为首都的地方方言的音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但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经过一番楚汉相争之后,刘邦建立了汉朝,中国进入长达400多年稳定的统一王朝时期,这为汉民族以及相对统一的汉语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中国境内虽然方言众多,但自周朝以来,就有一种主导的语言。周秦时这种主导语言叫做“雅言”,西汉时期则称作“通语”。西汉的首都在关中,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一带,所以西汉通语应该是继承自周秦雅言的关中话。到东汉则迁都至现在的洛阳一带,当时的“洛语”则上升为了官话,魏晋继承自东汉,“洛语”仍是其官话。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汉人纷纷南渡,晋室也迁至现在的南京。这些中原士族把洛音也带到了江淮一带,与当地土著的吴语交融。长达近300年的南北朝对峙,中原汉语“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隋统一中国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强盛的唐朝。隋唐的首都都在关中西安一带,金陵音与长安音形成南北两大官话之后,最终长安音占据了上风。唐末北方战火纷飞,大量中原居民南迁,经历五代,宋一统天下。因宋都在东京(今开封),所以开封音就成为宋元明所称“宋音”、“雅言”或“中州音”。随后金灭北宋,宋迁至临安(今杭州),即南宋。北宋灭亡后,黄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南迁,一次次的移民浪潮一直延续到南宋末年。自绍兴元年(1131年)起,临安一直是南宋都城,在此后的140多年间都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因此,从北宋首都东京南迁的皇室和一部分皇族、文武官员、商人、士人、市民、士兵、僧尼大多集中在临安。由于这批移民的身份和地位特殊,数量较多,居住集中,定居在临安后依然说开封话,所以在临安城内形成了一个开封方言区。杭州还有来自北方其他地方的移民,他们原来的方言与杭州方言有很大不同,却与开封话接近,自然会选择向开封话靠拢,开封话遂成为朝廷官话。

  随后,蒙古灭南宋,建立元朝。元朝军队对北方汉人实行灭绝式的屠杀,以至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几乎成为无人区,黄河中游的“中原音”也几乎完全消失。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诏修《洪武正韵》,以宋朝中原雅音为正,构成明朝的官话,后来就形成了今日的下江官话(江淮官话)。明末,清朝入侵中原,最终夺取政权,强迫汉人剃发易服。清朝时,北京内城居住的清朝贵族本不会说汉语,后来学说,完全丧失了入声,有了翘舌和儿化音这些阿尔泰语系的特征。内城话最终蔓延到了整个北京,到清朝中后期,最终战胜了作为明朝官话的下江官话,成为清朝的官话,这就是现在普通话的基础。

  历史上的官话被中原移民带到了南方各省并以某种方式保存了下来,而客家话、闽南话就是中原移民带去的北方官话,并融合当地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特别接近唐宋的官话。

  在客家人眼里,客家话就是自己的命脉,就是自己的根。而客家话的根在中原,所以客家人的根也在中原。(刘洋)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