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普天同映” “筋斗云”翻到不列颠(图)(2)

开拓市场:“走出去”得先讲好故事
与北美华语电影市场时间久、观众多等特点不同,英国院线的中国电影在近两年才逐渐多起来。除了每年由两个华人民间机构举办的“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 和“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期间放映的华语电影外,一些电影发行公司也开始踏足英国市场。这其中,华狮电影和梦城电影是做得稍有规模的两家公司。他们认为目前英国的华语电影市场仍在摸索市场喜好、寻找商业模式的阶段。
一项针对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等9个国家1400名观众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电影在海外“能见度”较低,进入海外商业院线的中国电影数量十分有限。55%的海外观众通过录像带和DVD观看中国电影,32%的英语观众完全没有看过中国电影,三分之一以上的外国观众对于中国电影没有概念,完全不了解。
华狮电影公司总裁蒋燕鸣表示,以前,中国电影都是以本土为目标市场,没有注重海外份额。目前,海外华人大概有4000万至5000万的基数,这个市场虽然与中国本土市场比并不大,但也不可忽视。
华狮电影公司从5年前开始运作中国电影在北美和大洋洲同步上映。蒋燕鸣说:“前几年,国产影片在海外的发行非常艰难,影片缺乏国际化发行的基因,海外观众对华语电影的观影习惯尚未建立。”
如今的华狮已经有了很大转变。据悉,华狮公司在北美市场的投资在2015年结束了“入不敷出”的窘境。2016年伊始,《寻龙诀》《老炮儿》等影片在海外热映,创下近期国产影片海外票房的最好成绩——《老炮儿》票房在北美已经突破131万美元,成近几年来国产片在北美上映的“票房最佳”。
而英国市场,蒋燕鸣透露,3年前华狮就曾在此试水。“当时很不成功,做了3部就没法继续下去了。去年下半年又开始重新尝试。”他表示,已经在英国上映的《夏洛特烦恼》、《老炮儿》、《唐人街探案》,前两部成绩很好,这一次探索也让他们对英国市场有了更多的了解。
蒋燕鸣表示,英国市场相对北美而言较小,两个国家观众基数不同。但他仍然看好英国市场,因为英国华人学生人数不少,需要一段时间来培养这个市场。同时,他也希望通过中国电影在英国放映,让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英国观众了解中国。“因为现在很多西方观众对中国看法还是比较固化,大部分人只是通过孔子学院等模式来了解中国。但电影的形式会更多样化,对文化的展示也更丰富。”
说起中国电影在“走出去”时存在的问题,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多数国产片不能把中国文化与海外文化融合。一些影片的内容情节虚假、幼稚,不能打动观众,题材也引不起共鸣。
该人士认为,国产片要“走出去”,必须先讲好故事,把剧本做到位,“电影交流的意义就在于互相讲故事,如果你讲的故事能打动对方,即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也能接受。”近来,曾在海外市场受欢迎的功夫片也开始拍得空洞,将大批历史元素进行堆砌,离开字幕,外国观众根本无法理解。“西方观众不喜欢看字幕,这与中国观众爱看原声版外国电影不同。”
文化共通:西方人也爱“动作片”
澳大利亚的梦城电影公司也是从2015年9月开始踏足英国市场,由该公司发行上映的《港囧》《我的少女时代》《万万没想到》《叶问3》等都在年轻观众群中反响不错。而在猴年春节,梦城电影还将给英国带来《赌城风云3》。
该公司董事长刘明杰(Jason Lau)从事电影发行已有16年,他初次尝试发行华语电影是2009年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上映《叶问1》。刘杰明也算电影世家,早在1945年,他的叔父、新加坡知名华商吴荣华,就作为华语电影海外发行人的先锋把港台电影引入新加坡上映。而刘明杰在2000年毕业后也钻进了电影界。他负责的第一部电影是 2001年侯孝贤导演的《千禧曼波》。
对于英国市场,刘明杰说,他认识的很多老一辈电影发行人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把中国的电影、电视在英国市场发行,但后来纷纷退出,“因为当时这个市场太艰难。”在他看来,现在的英国市场已经好了很多,有越来越多中国移民和留学生来到英国居住,而他们这一代也是更愿意在电影上消费的群体。不过,整体上英国依旧是一个很艰难的市场。
刘明杰表示,目前主要的困难是电影制片人总是要很高的授权发行许可费,但事实上,英国的市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且在英国发行推广的费用成本都非常高。另外,在伦敦、曼城等大城市以外的城市推广,都很难。“比如,我们之前的电影也有在利兹的影院上映,但最终因为票房实在惨淡,不得不下线。”刘明杰说。
做为新的市场,英国华语电影观众的喜好也很难预料。“很难一下就挑到受他们欢迎的电影,也没有经验可循,我们还在学习和尝试中。目前,我们就尽量选商业性强且演员整容强的电影。”
在准备进入英国市场之初,梦城电影花了几个月来对英国的电影市场、院线、观众进行调研和了解。“我们尽量确保在英国上映的电影是在中国流行并且英国的观众也熟悉的。我们花了大量的资源来完成这个调研,结果确实也给我们的第一部电影带来好的结果。很多观众反映,能在英国的电影院看到中国电影让他们吃惊,是很特殊的体验。”
在梦城已经发行的中国电影中,票房收入从几千到几十万英镑不等,一些电影依旧不断亏损。“中国电影在英国仍然只是很小的、特定人群的的市场,这方面印度电影在英国市场有很多优势值得我们学习。”刘明杰透露,在已经在英国上映的电影中,《叶问3》是票房收入最好的影片 。因为除了中国观众外,外国观众更容易被这类武侠片吸引。
今年1月,《叶问3》在英国院线上映之前,梦城电影特地找来在英国的咏春拳继承人组织,在伦敦唐人街进行咏春拳展示。而在澳大利亚,他们也采用了同样的宣传方式。“中国武术是对西方观众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化形式。李小龙是中国武术的传奇和最佳代表,而叶问是李小龙的武术导师,因此吸引了很多西方观众的兴趣。找到文化的共通点,就有助于电影的推广。”刘明杰说。
在英国推广华语电影,于刘杰明来说,支撑他的更是一种情怀。“电影行业就像赌博,不是成就是败,即使没有盈利,我们依旧坚持在英国的电影市场中寻找中国电影的版图。有时候,票房并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我还记得在大学时代,我总是喜欢和同学和朋友一起看自己熟悉的语言的电影。对身在海外的人来说,这格外温暖,就像你在唐人街吃到了熟悉的家乡菜一样温暖。 当一些影迷感谢我们给他们带来熟悉的中国电影时,就成为支持我们继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