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秦腔走进24所银川校园 让孩子们“路转粉”

2017年04月12日 15:39   来源:银川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今年要把实验小学打造成戏曲基地

  秦腔是一个古老的有着鲜明地域特征的剧种,曾经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网络的发达,各种视听媒体进入大众视野,秦腔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种传媒和其它艺术门类的冲击。去年,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要求加强各类学校戏曲通识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宁夏开展了以戏曲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

  观众断层戏曲发展遇瓶颈

  在学校普及戏曲知识的过程中,一个明显的感受是不仅学生对戏曲知之甚少,就连老师也很少有懂戏的。“不论是京剧还是秦腔,其观众都成枣核型,一端是最喜欢看戏的农民,另一端是能用艺术的眼光欣赏戏曲的高雅人士。”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副院长候艳说,秦腔作为一个地方剧种,在宁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关注、喜爱秦腔的人群年龄普遍偏大,关注度偏低,大部分的年轻人对戏曲一无所知,喜爱、了解的人少之又少,观众也面临断层。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在候艳看来,原因是过去人们的文化生活很单调,看戏是茶余饭后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电影、歌唱等快餐娱乐普遍受年轻人喜欢,戏曲便丢了很多观众。

  去年在24所学校演出100场

  “原来戏曲好看呢。”每每听到孩子们说出这样的话,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的领导及工作人员们都非常欣慰。候艳介绍,去年11月和12月,该秦腔剧院分为两个演出组,先后在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育才中学、宁夏艺术学院、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银川市实验小学等24所院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共有100场。

  “给孩子们画上戏曲油妆,穿上戏曲服饰,再拿上道具,活脱脱一个小演员,他们都非常高兴。”候艳说。而在大中专院校,主要演出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经典秦腔传统剧目片段,如《铡美案》《杨门女将》《风流才子》等,鉴于大学生主体不同于其他群体,上演剧目具有历史性、教育性、真实性。演出后,通过与学生展开互动,让学生近距离体验戏曲装束、服饰、道具等实物,让学生了解戏曲文化所承载的深刻内涵。

  将把实验小学打造为戏曲基地

  当下,培养一批喜爱戏曲的青年群体显得尤为紧迫。“戏曲不同于流行音乐,一听就会,而是和名著一个级别,只有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看懂戏曲的精华。”候艳说,因此戏曲进校园将继续根据年龄段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曲目给学生们听。

  候艳说,戏曲进校园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跟进,今年,秦腔剧院计划将银川市实验小学发展为校园戏曲的基地,培养一批懂戏曲、爱看戏的青少年群体,并在年终时,策划组织戏曲演出的比赛,表现突出的学生,秦腔剧院还将推送到宁夏春晚的舞台、央视少儿频道以及戏曲频道,给孩子们更大更广阔的舞台。(李姝)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