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岁的广州仔吴比考上英国著名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并将于九月作为该校首位中国籍学生入读的新闻,在留学早已蔚然成风的广州仍非常轰动。这位全城瞩目的“平民王子”背后,一位不辞千里远赴异乡陪读的母亲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吴比的妈妈曾于两年前陪儿子到伦敦就读私立小学,并将于今年八月再赴伦敦陪读。
在广州,出国留学的风潮由来已久,留学生的年纪越来越小,陪读家长也随之逐年增加。近几年,虽然低龄留学的人数升幅不大,但陪读家长就越来越多了。据统计,广州16岁以下的留学生中,有家长陪读的约占1/3。这些陪读的家长又以妈妈为主,多年来已形成一个独特的陪读妈妈群体。
这些外人眼中不惜放弃国内一切,出国照顾年幼孩子的陪读妈妈,其实已不再围着孩子转。她们中不少是边陪读边打工,少数甚至在事业有了新发展;另外,和孩子一起出国读书,平时各读各,放假才相聚的陪读妈妈也增加的趋势。但无论选择怎样的方式,她们的陪读生活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与故事。
闷到“喊救命” 陪读三月就回国
“听说教育专家管这叫做第二次断奶。”两个月前,从事外贸行业的梁华英女士刚从英国回国,她在英国待了三个月,目的就是给儿子陪读。她告诉记者,她儿子今年12岁,到英国去念中学,她本来打算在英国长住,起码住上一年。为此,她甚至把这边的工作都停了,空手和儿子到了英国。
但到了英国后,她就发现自己的妈妈“功能”很快就失效了。由于英国的普通走读公立学校不招17岁以下的留学生,孩子只能去念寄宿中学。所谓的寄宿中学,就是像《哈利·波特》里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实行的是全封闭式管理。梁妈妈如此形容:“学校的设施很好,对孩子也管得很严,上课有老师,放学后有舍监,除了开放日根本不让家长进学校,孩子周末出来还要报告请假。”
如此一来,本来想着天天给孩子做饭,帮孩子补习英语的打算完全落空了。梁华英在孩子上课时几乎无所事事,而且更要命的是,孩子刚到英国的头几个星期,每个周末还愿意回家让妈妈陪着;但到了第二个月,孩子就开始觉得周末是在“陪妈妈”了;到了第三个月,孩子觉得和同学玩更开心,基本上就把妈妈晾到一边了。
于是,梁华英当机立断,决定回国。“孩子比家长适应得更好,我再呆下去,我会老得更快。”所以,报纸上关于吴比妈妈为了陪儿子准备报考伊顿公学,已经在英国当了两年全职陪读妈妈的报道,让梁华英觉得很不可思议。她跟记者说,孩子读寄宿学校,妈妈自己一个人在英国平时究竟干什么度过这两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