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征文:我与中新社的“一世情缘”
匈牙利《新导报》创办人、总编辑 滕维杰
十五年,“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举行了八届。我创办的匈牙利《新导报》也十六年了,见证了“论坛”的发起、诞生和壮大,与中新社结下了密不可分的情缘。
2000年4月,匈牙利《新导报》在医学博士陈震先生的支持下于逆境中诞生;2000年10月,我和受聘为名誉社长的陈震博士,与时任中新社社长助理的夏春平等在美国旧金山邂逅,获悉“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始酝酿;2001年9月,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南京举行,匈牙利《新导报》名誉社长陈震博士、副总编辑王帆女士应邀出席。从此之后,《新导报》从未缺席过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我和作为社长的妻子耿洁更是每年都要参加“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活动,与中新社的众多朋友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每年回国,无论如何都要前往中新社拜访老朋友,中新社和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俨然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和妻子耿洁很年轻时就出国打拼,在国内时除了北京,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只在书本和影视媒体上欣赏过。我们出国后自身条件有限,对于回去领略祖国的飞速发展变化,更是不敢想象。而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和“行走中国”系列活动,不但让我们这些非传媒专业出身的媒体人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也结交了世界各地的各界朋友、开拓了眼界,更对祖国近20年来国情、政情、民情的发展有了较充分的了解。我们也因此乐于通过自己的媒体、自己的言行,回到客居国向广大侨胞们以及当地人士不断地宣传和传播。
我最为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7月的西藏行和2009年的新疆行采访活动。当时的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中新社社长刘北宪、副总编辑夏春平,“论坛”秘书处工作人员杨燕芳、符永康陪同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代表们一路走访、朝夕相处,让大家倍感亲切和怀念。
尤其是2009年7月在新疆采访时,适逢震惊中外的“七•五”暴力事件,率团的几位领导在7月6日凌晨立即协调有关方面,与众海外华媒代表们亲赴暴乱现场采访,前往医院慰问受伤的群众。这次采访,在我从事华媒工作的生涯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和“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系列活动,我们与中新社的往来与合作越来越密切。这些年来,无论是中新社的技术支持还是版面供给,都让我们这些海外民间微小华媒受益匪浅,使得我们即便面对再大的困境,也满怀信心地坚持媒体工作,义无反顾地为讲好中国故事,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时光荏苒。在感叹岁月飞逝的同时,我坚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和“行走中国”始终是我们的“家园”。我与中新社的“一世情缘”,也将续写更美好的篇章。
征文启事:
“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2001年起,从南京、长沙、武汉、成都、上海、重庆、青岛、贵阳一路走来。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至今已8届,跨越15个年头,参加过论坛的海外华媒人总数逾3000人(次)。
“15年”、“8届”,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同仁能够在同一时间在一地相聚,充分体现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生命力、影响力、向心力。
有人如是说:“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华文传媒人的精神家园”;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全球华文传媒人相约的盛会和节日”;
“我们在这里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论坛是全球华文媒体人交流、情感互动的平台,是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寻求合作和发展机遇的沙龙”。
或许,你是参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8届元老”,或许因为某种原因你缺席过几届,或许你参加过行走中国活动……相信你一定有话想说,有感而发,有事要记,有闻要录。
来吧,我们恳请你参加“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国行’”征文活动。写一写、忆一忆、想一想、品一品你曾参加相关活动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故事、经历、趣闻、趣事……相信那“一点一滴”、“一草一木”是甜蜜和温馨的。
征文可围绕“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这一主题,写人,写事,状物、言情,“嘻笑怒骂”皆文章。征文体例不限,文风不拘,篇幅可长可短(1000-3000字),每篇征文的题目可自定,求的就是一个“真”字。记住,请随征文附上3-5张与你写的征文相关的照片(附图片说明)。
“家园”征文活动由中国新闻社举办。征文活动至2016年底截稿。所征集的文章将于2016年年底结集出版。
征文的文图稿件请发至:forum@chinanews.com.cn
“家园”征文活动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