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在广大归侨侨眷中涌现出大批杰出人物。为弘扬其爱国奉献精神,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办决定:授予吴文俊等10人全国侨界“十杰”荣誉称号,授予王广基等20人全国侨界“十杰”提名奖,授予于敏等960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吴文俊: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
吴文俊,1919年出生,法国归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全国政协常委,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
吴文俊长期从事数学前沿研究,涉及众多学术领域,他对数学中拓扑学的某些领域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影响深远,享誉世界。他建立的“吴消元法”是求解代数方程组最完整的方法之一。
1949年,吴文俊在法国获博士学位。1951年8月,他谢绝了法国师友的挽留,怀着赤诚之心回到祖国。1956年他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分获第一届自然科学奖的最高奖。
“文革”期间,在艰苦的环境中,吴文俊开始花大力气对中国数学史的地位作正本清源的研究。他阐述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数学强国,西方数学史家将其排斥于“数学主流”之外是不公正的。因其在国内外大力推动,学界初步形成了复兴中国数学的新趋势。1983年,吴文俊当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有段时间,他到计算机工厂劳动,切身体会到计算机的巨大威力,开始开拓机械化数学的崭新领域。为了解决几何定理机器证明和数学机械化问题,年近花甲的他,从头学习计算机语言,亲自编制复杂程序,尝尽了在微机上操作的甘苦。他以惊人的勤奋、忘我的工作,攻克了难题。他所提的方法被国际上称为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1978年进一步发展对微分几何的定理的机械化证明,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这些年,他组织完成了大量为国际瞩目的研究成果,学术活动也十分活跃。1991年,他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张玉卓:骨干企业的年轻高管
张玉卓,1962年出生,美国归侨,神华集团总经理,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1992年之前的10年间,张玉卓深入矿山,顶酷暑、冒严寒,潜心从事煤矿地表沉陷和控制研究,提出了煤矿地层模糊内时本构理论,为国际首创,同行们称他为“模糊王子”。他的理论先后在我国11个矿区推广应用,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取得直接经济效益逾亿元。
他是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博士后,先后赴英美从事科研与讲学。1995年南伊利大学向他提出要长期聘用,并许以研究室、科研启动资金等优越条件,当得知单位需要他时,他没有任何犹豫,毅然选择了回国。
以煤制油是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他担任煤科总院副院长、院长期间,组织专业人员提出了中国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雏形。2001年,张玉卓在神华集团开始主持煤制油示范工程建设,经过300个日夜的试验,完成了开发,之后又开展“煤炭直接液化关键技术”放大试验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担任神华集团总经理后,张玉卓全面参与确立并组织落实“科学发展,再造神华,五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发展战略目标。他领导了北京低碳能源研究所的组建工作,组织引进国际高端人才。近年来,领导神华集团与陕西省政府合作,推动陕北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他精通英语,熟悉国内外企业运作,积极推动神华集团与国际能源大企业的合作。出色的管理艺术,使他成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年轻高管。
为了祖国的强盛,张玉卓以他的赤子情怀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在矿山一线,煤矿工人亲切地称他为“矿工博士”;在煤炭科技界,他得到包括老一辈科技专家在内的同行们的尊重;在煤炭行业,他受到了同龄人的拥护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