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一些地区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疫情,海外华侨、华人非常关心祖国、祖籍国抗击“非典”的情况,纷纷通过网络、信件、电话等方式,表达他们对祖国、祖籍国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深深祝福。近日,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陈玉杰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向海外侨胞介绍了中国抗击“非典”的情况。
    陈玉杰主任表示,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的眷属以及在中国求学的子女,都会得到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心竭力的关心和照顾,请大家放心。
    “非典”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也给侨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陈玉杰主任介绍了国务院侨办采取的一些应对政策:“本着对海外侨胞健康和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我们的一些联谊交流和招商引资活动不得不延期或取消。到目前为止,国务院侨办有16批涉及500多人的来访团被延期或取消。但是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一旦疫情被有效控制,我们和广大华侨华人的来往、合作会很快正常开展起来。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陈玉杰主任对广大海外华人华侨表现出的积极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欣慰地看到,当地政府和华侨、华人社会一道,为消除‘非典’的影响,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有些华侨、华人还通过捐款捐物等形式,支持中国人民抗击‘非典’。对于广大华侨、华人的关心和支持,我代表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采访结束前,陈玉杰主任满怀信心地说道:“我坚信,经过这场灾难的严峻考验,中国人民将更加团结,中华民族一定会更加坚强。中国会更大踏步地前进。”

 


    本报讯:“非典”疫情蔓延时期,国务院侨办领导高度重视在北京学习的海外留学生的健康。自4月23日始,侨办主任陈玉杰、副主任刘泽彭、赵阳等领导先后到北京华文学院视察,慰问留学生。陈玉杰主任特别强调,“非典”的预防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稳定大局。要求学院采取各种果断措施,细致入微地做好防疫工作。5月7日,刘泽彭副主任在北京华文学院检查防“非典”工作的落实情况时,进一步强调学院要加大防疫管理力度。
    据北京华文学院领导介绍,学院于4月下旬成立了专门的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并立即落实了建立病情监控报告制度、防“非典”药品购置分发、重点部位消毒、学院临时性封闭管理以及节假日期间防疫等各项措施。为保证学生健康和学习两不误,学院对教学计划和班级进行了合理调整,5月8日起,留校学生已恢复上课。目前,在校的留学生思想稳定,情绪乐观,学院的各项教学工作正顺利进行。

 

    本报讯:为了推动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海外华文学校的管理水平,国侨办首次在国内举办华文学校校长培训班。“首届东南亚华文学校校长培训班”于4月7日至17日在上海举行。
    开班仪式在华侨大厦举行,国务院侨办文宣司副司长雷振刚等出席。雷振刚副司长介绍了国侨办近年来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培训的有关情况及今年将做的几项工作。
    在为期两周的培训中,校长们接受了现代教育管理、学校教育模式、师生关系、中小学改革现状、新课程改革等专题培训;还参观考察了几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新侨职业技术学院、延安中学、一师附小、南京西路幼儿园等,并与学校的管理者们进行交流座谈。校长们还赴南京、杭州两地参观学习。
    东南亚华文学校校长团在访问上海新侨学院新校区时,新侨学院院长向校长团成员介绍了学校的有关情况,并就如何做好高职院校校长谈了自己的体会。之后,校长们又参观了嘉定孔庙,详细地了解了科举考试制度的由来及其发展、演变直至消亡的历史进程,对科举考试有了较直观的认识。校长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
    校长团访问上海市延安高级中学时,听取了该校校长就办学思想所作的介绍,并随堂听了一节高一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校长们反映,该校的介绍对他们帮助很大,其所谈到的如何树立办学思想以及如何实践贯彻这一思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同步发展”等问题,都对海外的校长们有所启示。
    在幼儿园,当看到两三岁的孩子举着自己的画、快乐地表演舞蹈时,校长们高兴地抱起孩子夸个不停。他们还向幼儿园要来了许多有关学校介绍、游戏设计等方面的资料和书籍,表示回去后要好好学习,改革本校的教学方法。
    校长团在沪期间,还参观了上海科技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大剧院、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在上海科技馆,主人特意为客人们开放了已闭馆的APEC主会场、宴会厅等,安排专门讲解员进行讲解,让客人充分领略了上海的科技成就和中国作为国际大国在世界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校长们表示,作为华人,他们感到分外的骄傲和自豪。


联系我们^_^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侨界 | 华侨华人 | 财经资讯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夏文明 | 中国国情 | 网上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