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潮”老人为家乡潮州代言 热心传播侨乡文化

2017年04月27日 11:03   来源:潮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潮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景观风貌、多姿的民俗生活……信息传播快速的互联网为潮州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如今,上网也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退休的老年人开始“触网”,他们将自己的才艺或作品进行编辑、录制、拍摄,然后上传到微信或论坛,与其他爱好者交流互动。他们用这样的方式,给平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也进一步彰显了潮州文化的神韵和张力,让潮州的城市魅力得到多层次的展示,提升潮州对外影响力。

  蔡纪昭:用文字宣传潮文化

  “当你站在潮州凤凰山南麓的万峰山蝙蝠岩大谷,仰望晨曦中的凤髻(又叫鸟髻)时,你便会自然而然地涌动着赞美的诗篇——凤髻奇峨甲粤东,朝霞搓摩晖南嵩……”优美生动的文字、唯美的照片,再加上娓娓道来的音频,为人们勾画出了一副惟妙惟肖的凤凰山鸟髻风景图。“这一篇文章在微信公众号发表至今约有4天,就有7000多的阅读量,引来不少网友点赞,不少人都说想去看一看。”文章作者蔡纪昭告诉记者。

蔡纪昭在网上查看自己的文章。
蔡纪昭在网上查看自己的文章。

  蔡纪昭是潮安区凤塘镇泮洋村人,生于1953年9月。他告诉记者,2008年就萌发创作该篇文章的念头,但因工作或其他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如愿。直至两年后的暑假,才有空闲时间进行创作。为了完成这篇文章,他扎进万峰山林场在选定地点后,每天5点起床爬山观察,为了不错过任何细节,他用相机记录下每个时刻。“那时我拍了好几百张图片,回来慢慢的观察,以便写出更真实的文章。”蔡纪昭说,虽然累,但是看到壮观的景色,疲劳会被忘却。谈起创作的初衷,蔡纪昭坦言,只因心中对潮州的热爱,想让更多人知道潮州的好山好水好人间。“最美的风景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

  蔡纪昭坦言,他从小就受家庭良好的熏陶,一直与文章“打交道”。村里人也知道他喜欢读书,并且读得认真,乐于助人,所以,很多不识字的乡亲,在他读5年级之后就常来找他读信写信,看说明书,写寻物启事,写借条,写申请书等等。

  1972年,他高中毕业之后,在乡里担任老师,教书育人。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仍不忘读书写文。1979年,他开始在《凤塘文艺》发表文章,1984年之后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其中新闻报道《田园奇葩迭秀——潮州市文化长廊凤塘书画展透视》获全国地级市新闻三等奖。他采写的人物、重要事件、名胜风景、民俗风情文章也屡屡得奖,2011年更是出版了个人专辑《奇葩迭秀》。

  2012年,蔡纪昭将自己的文章在论坛上发表,引起了不少爱好者的关注。3年前,他在儿子的帮忙下,给手机安装了微信APP。“当时身边不少人都在使用,我也跟一下‘潮流’。刚开始接触微信的时候,我也不会操作。我就自己一点点摸索。后来渐渐熟悉了,觉得真方便。”他说。“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脑子不动身体也就动不了了。”他坦言,玩微信的目的最主要还是想提高潮州人对自己家乡的认同感,凝聚家乡情,让更多人通过网络认识潮州、走进潮州,品味这座文化古城的精致与美好。

  采访中,蔡纪昭说,他已有多篇赞美潮州的散文被《岭海潮音》选用,作为海外乡亲了解潮州家乡的窗口。未来的他还将立足潮州本地,尝试注入新鲜的东西,来表现潮州,宣传潮州文化。

  苏焕成:用镜头记录潮文化

  拿着相机,穿梭于牌坊街、山林美景,拍摄宗祠古迹、特色美食,用镜头挖掘家乡潮州的古文化,记录家乡新变化,宣传家乡特色。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退休教师苏焕成以相机和网络为工具,为宣传家乡“潮”文化发挥余热。

苏焕成向记者讲述摄影趣事。
苏焕成向记者讲述摄影趣事。

  今年65岁的苏焕成是一名退休教师,目前在潮安区凤塘镇鹤陇乡经营一家影楼,平时帮村民拍拍证件照,修修图片。空闲时外出旅游爬山,拿着手中的相机拍摄潮州的风土人情,有地方公路的变化、有家乡的文物特产,有反映过年过节丰富的民俗文化,也受人邀请拍摄宗祠古迹作为资料存档……“摄影是一件苦中有乐的事情,不但能锻炼身体,最重要的是精神上得到了享受。”苏焕成说。

  年轻时的苏焕成受姐夫影响,开始接触摄影并产生兴趣。但当时的年代资金匮乏,为了拍照,苏焕成从向别人借相机、借钱买相机,到终于拥有自己的第一部相机,这一爱好就这样坚持了约35年。“以前搞摄影是生活上的一笔大支出,相片拍的不好、洗的不好都要重新来过。而且担任教师期间工作较忙,偶尔才能摸摸相机,过一把瘾。”苏焕成告诉记者,现在退休了,可以享受美好的晚年时光,也多了些时间可以在家乡走走看看,多拍几张关于潮州景色、文化的照片。

  自从有了手机,有了微信,苏焕成便把他拍摄的部分反映家乡风貌的相片上传到了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上,引来了不少国内乃至海外潮人的赞叹和好评。“来自郑州、江西等外地的游客看到牌坊街的相片后,亲自来潮旅游,想亲眼看看镜头下的潮州。”苏焕成笑着告诉记者,这样也算是为宣传家乡文化出了一点力。

  “我想将家乡的变化尽收镜头中。”苏焕成说,如今的网络发达,把一幅幅作品通过微信上传到互联网上,既可以与摄影爱好者互相交流,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潮州、了解潮州。“凤塘镇乃至潮州的新变化,例如高速公路建设新貌、路边新栽种的花草都是我的拍摄目标。镜头下的潮州一天天变美变干净,我感觉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苏焕成表示,自己身体还硬朗,可以继续发挥余热,用镜头反映家园的变化,把更多美好的相片传到网络上,与大家一起分享,记录潮州的变化与发展。

  孙振强:用音乐传承潮文化

  每逢周三、五晚,潮安区沙溪镇影剧院总会传出一阵阵悠扬动听的弦乐声,这是沙溪镇潮乐社的成员在演奏潮乐。成员们敲打扬琴,吹着唢呐,奏响二胡和大提琴,乐声悠扬,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观赏。

孙振强(前左一)正在演奏。
孙振强(前左一)正在演奏。

  沙溪镇潮乐社社长孙振强今年64岁,也担任潮安区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在潮乐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感染下,15岁的孙振强加入了金石中学宣传队,白天读书晚上练习扬琴。成家立业后,作为一名教师的孙振强开始了繁忙的工作,但他从不会落下周边一些潮乐练习活动。孙振强笑着告诉记者,那时候为了兼顾练琴与工作,时间都是一点一滴挤出来的,没想到就这样坚持了约50年。

  几年前,孙振强的工作负担有所减轻,他开始投入了演奏潮乐的工作中。他与一班热爱传统潮乐的人一起交流、探讨、演唱戏曲。到后来,前来学习、演练戏曲的人越来越多,孙振强便发动成立沙溪镇潮乐社,得到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潮乐社成立至今已有社员50多人,成员来自不同的村,其中年纪最大的60来岁,最年轻的40多岁。孙振强告诉记者,潮乐社经常到潮安区各乡村传播潮乐文化,在当地非常受欢迎。“潮乐社是非营利性组织,也是乡村文化的一个亮点。”

  “2011年时我开始接触智能手机,女儿也教会了我使用微信,我就将演出的视频上传到微信上,没想到能够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原来网络上也有这么多人关注潮州音乐。”孙振强边说着,边用手机点开一段今年庆“三八”妇女节的潮乐演出视频给记者看。记者发现,该段视频的网络点击率达到了16.1万。记者还了解到,孙振强上传的其他潮乐视频的点击率大多上万,且传播迅速,观看的人群近至粤东地区、珠江三角洲,远的甚至还有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的观众。

  谈起未来,孙振强说,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对潮乐感兴趣,让我们的潮乐文化得以传承下去。“社会在不断前进,退休老人也得不断更新自己去适应社会。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宣传潮州戏曲文化,让海内外及本地的潮州人享受文化大餐,有助于传播我们的潮乐文化。”孙振强坦言。(文/图 本报记者 吴冰 丁玫)

【责任编辑:丁海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