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83件曾漂泊在外的收藏品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亮相

2017年05月18日 15:4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前天(5月16日)下午,澳门藏家李慈昌独自驱车,风尘仆仆赶往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送来了他的35件“宝贝”。这也是他第一次把这么多的藏品一齐带回它们共同的“家”——佛山石湾。今天,总计83件曾经漂泊在海内外的收藏品将集体在“森罗万象——石湾明清民国陶艺名家珍品展”上首次公开亮相。观者将看到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刘佐潮的“拍蚊公”、素胎“霍津牛”、刘传的“千里走单骑”等传世之作。它们有的是广佛两地藏家祖传之宝,有的则是流落在海外的珍藏。

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

  从海外买回“苏武牧羊”

  说起这次展览中的“大藏家”,恐怕非澳门的李慈昌莫属。前天下午,他专程驱车来到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下称博物馆),将35件明清、民国时期的石湾陶瓷珍品带回了石湾。这些藏品中的人物陶塑尤其出色,其中的民国“潘玉书制”款变釉“时迁偷鸡”更是引人瞩目。

  “你看潘玉书这件‘时迁偷鸡’的原作,出自上一手藏家的家传之物。多年以前,藏家的母亲在澳门一位名人的府上做管家,那位名人后来把这件名作赠送给她。”李慈昌如数家珍。他所带来的参展藏品多从香港、澳门等地买来,其中的“粤东渭岩氏制”款天蓝釉“苏武牧羊”,则是唯一一件以四五十万港元从海外购得的珍品。

  谈到此次参展的想法,李慈昌告诉记者,在祖庙的一次当代石湾陶艺展览中,他和博物馆的负责人有过一次会面。当时,双方提出了要专门做一次石湾明清、民国陶艺名家珍品展览的想法。“明清、民国石湾人物陶塑做工质朴,神韵非常好。我希望人们能通过这次展览,多多了解当时的石湾陶塑。”

举杯邀明月
举杯邀明月

  孙子带来爷爷珍藏

  这次展览汇集了不少“传家之宝”,不少藏家和家人相伴亲自登门“献宝”。三天前,记者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见到了带着家族记忆送来珍宝的黄耀徽先生及其妻子。46岁的黄耀徽和藏品的原主人他的爷爷,平生却素未谋面。

  黄耀徽的爷爷曾在石湾经营陶瓷生意,与一派宗师刘传交情深厚。这次黄耀徽带来的“湾溪刘传”款白釉“千里走单骑”和月白釉“举杯邀明月”,恰是刘传当时送给黄家人的珍藏。时光轮转,这座“千里走单骑”在黄家人几次搬家中遗失了偃月刀等配件,但依然不减整件作品的恢弘气势和滋润的釉色。“这些收藏,家里人从不给人看。有一次,父亲把我和兄弟们叫在一起,要我们一直把它传下去。”

  80后刘小姐和父亲一起带来了“袁湖记”的一对变釉狗。在展台上灯光的映衬下,那对陶瓷的哈巴狗在黑黄的釉色中泛着孔雀蓝的流光,是民国时期古玩行袁湖记所特有的多色填釉的代表作。现在,刘小姐在父亲的一家陶艺店中做事,这对变釉狗收藏也是在父亲的参谋下买来的。82岁的李广在儿子的陪伴下,送来了民国时期的一组月白釉“八仙群像”。“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工资水平也就几百元一个月,我花了两万元买来这组‘八仙群像’。”抚摸着盒子上一段有关八仙群像摆放方法的工整说明,李广告诉记者,这组作品难得的是组合式的,八仙两两一组。如果要移动,必须要先放好底座,再将各组人物依次摆于座上,才不至于摔破。“你看,蓝采和抬头望着何仙姑,正在给她解闷呢。”

千里走单骑
千里走单骑

  “霍津牛”被藏谷缸避过浩劫

  展览中,霍津发扬光大的胎毛技法,刘佐潮所开创的中温破裂釉烧制技术,这些令玩家们叹服和追捧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在一对“霍津”款素胎牛藏品前,有藏家告诉记者,传说中的“霍津牛”,一直听说但没见过,这次终于见到了。相传在民国时期,始创于清代宗师黄炳的“胎骨出毛”技法已非常成熟,霍津作为这一技法的传承者,用细小的竹筒,将其发挥得纤毫毕现、淋漓尽致。他塑造的这对水牛一雌一雄,好似正悠悠地望着橱窗外的观者,嘴里还在别有滋味地咀嚼着。

  “霍津的创作不是程式化的。他常常去东平河边观察水牛,善于捕捉牛儿微妙的变化。”资深藏家冯秋泓告诉记者,这对素胎牛的肚子圆鼓鼓的,甚至可以触摸到牛儿的“肋骨”和“肌肉”,那是它们在反刍的时候一种休养生息的状态。冯秋泓说,霍津清贫,之前的收藏者从霍家的家人那里“用两担谷子”换来了这对素胎牛。在动荡时期,这对传家宝被主人放在谷缸里才躲过了浩劫。

  观察:石湾窑珍品见证尘封历史

  “石湾公仔慢慢从明清时期的写意,走向现代的写实。作者没有素描的基础,只是做心目中的动物、人物,靠的是情怀、勤奋,一种感觉,不是很刻意,却很有趣味。”指着一件藏品中的瑕疵,冯秋泓告诉记者,晚清、民国时期的藏品恰恰是那个时期石湾陶艺人的一个缩影和见证。

  “那个时候和现在不一样,做陶艺是糊口度日的一项营生。成名的陶艺家也未必在作品上刻下印章。有商人、玩家要求艺人像文人一样在作品上盖章,这才慢慢有了陶艺作品要落款的做法。”藏家李广告诉记者,这段历史决定了品鉴石湾公仔未必看印章。陶艺家当时信手拈来,反而看作品的手法和神韵更重要。也有的陶艺人士表示,如果那些宗师当年在推敲的时候想得太完美,反而做出来的艺术效果会并不如意,这些藏品其实瑕不掩瑜。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博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

【责任编辑:马莹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