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济南辖区内黄河北的鹊山龙湖上,一群美丽的白天鹅格外引人注目。这群来自西伯利亚的白天鹅,年年来这里越冬。2008年的冬天,它们又陆续地飞了回来,美丽的身姿为济南增色不少。
同美丽的白天鹅一样,许多身怀技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也在济南找到了家的感觉。
提起济南,这座有着26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气势磅礴的趵突泉和百泉汇积的大明湖。
然而,鲜有外人知道,除了泉水,济南还是一个品牌汇聚的地方。中国重汽、浪潮、力诺瑞特、济南机床、润舒和润洁等等都享誉国内外。除此之外,蓝金生物、元隆生物、神思电子等众多家由留学人员在济创办的企业,都具备国内顶尖的技术。
在这些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一个共同的重要因素不得不提,那就是济南市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什么曾让归途受阻
目前海归回国创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比如创业融资难问题,双重国籍问题,子女受教育问题,等等。正视他们的困难,理解他们的心情,为他们分忧解难是争取他们回来的最佳办法。
“过去,我们在海外找不到合适的人,而想回国创业的人却回不来,做了许多无用功。”提起过去引进海外人才的艰难,济南市人事局的负责同志很是感慨。因为国内外联络不畅通,以前引进一名合适的高层次海外人才要费很大周折。
然而,对于“海归”来说, 即使如约落地,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海归回国创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比如创业融资难问题,双重国籍问题,子女受教育问题,等等。正视他们的困难,理解他们的心情,为他们分忧解难是争取他们回来的最佳办法。”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王辉耀在所著的《海归时代》中指出。
2002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任教的孔庆忠博士辞去教授之职,放弃了年薪十几万美元的优越工作,决定回国创业。然而,孔庆忠很快就发现:长期生活在国外的他,并不能马上适应国内的工作和生活。回国后少了中国式的人际应酬,却落得了个“摆架子”的说法;不管要办点什么事,都得靠关系才能办得又快又好。这让孔庆忠很是茫然。从小接受美国理念教育的子女,更是与国内的生活格格不入,经常问孔庆忠:我们为什么要回国?对国内环境的不适应、家庭的不理解,都曾经让孔庆忠倍感压力。资金缺乏,让创业的起步更是困难重重。这是众多海归人才初回国内都曾有过的感受。
但毋庸置疑的是,孔庆忠赶上了“靠实力也能解决问题”的时代。“与国外生活环境相比,国内确实有差距。但是这些年济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的服务和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提供的发展环境促使我下决心回国来发展。”孔庆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