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发扬"敢闯会创"精神打造经济新动能

近日,国务院在上海召开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座谈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会上,江门作为唯一的地级市代表作了发言,介绍“放管服”改革的探索和成效。其中,江门实施“九证合一”改革、出台“小微双创”指数、制定科技型小微企业标准等几项措施得到了会议的关注和肯定。
会后,江门迅速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贯彻上述座谈会精神。会议认为,“江门经验”能得到国务院的关注和肯定,是全市积极发扬广东敢闯会创、敢为人先改革精神的结果,将为江门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小微双创”工作带来极大的鼓舞和振奋。
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要求,接下来,江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和省对接,探索落实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江门市市长邓伟根表示,江门将坚持“敢闯会创”,继续推动“放管服”改革深化,营造一流的营商创业环境。
敢闯会创
多项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今年8月,巴斯夫涂料(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启维从邓伟根手上接过了全国首张“九证合一”营业执照,其连连感叹:“没想到只用一天,就拿到营业执照了!”
江门“九证合一”改革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并非偶然。早在去年9月,江门就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实行了工商登记“五证合一”。今年8月,江门在“五证合一”的基础上又新纳入海关、检验检疫、商务与统计部门的4个证照,成为全国首个实施“九证合一”的地级市。江门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实行“九证合一”后,企业提交办证资料从过去的45份减少至12份,填写项目由过去的180项减少至50项,办证时间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内。
实际上,近两年来,“九证合一”、“邑门式”、“微市长”等正在成为江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代名词”,多项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于首创。此外,在上述座谈会上,邓伟根还代表江门重点介绍了该市在全省率先启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系统,以及减负暖企、搭建平台、推进“互联网+”、便企便民等多措并举降低“双创”制度成本的做法和成效。
以事后监管为例,今年8月,江门在全省率先启用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系统,目前市、县共有20个部门单位执行了20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并将经营异常企业名录进行公示。
此外,江门还率先成立了全国首个地级市网络信息统筹局,并建成全国首个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全市一张网”,运用大数据,打破信息孤岛,推动电子证照应用及各类证明信息等跨部门、跨层级互认互通,宁可让数据在网上多跑几圈,也要让企业和群众少跑一轮。
释放动能
激发“小微双创”活力打造经济新引擎
在成为全国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和全省唯一的“小微双创”综合改革试点市后,如何借助“小微双创”这个“金字招牌”,创造可复制、可推广到全省、全国的发展经验?江门给出的答案是:通过优化服务降低“双创”成本,激发小微企业的活力,打造经济新动能。
在上述座谈会上,江门在全国率先制定的“小微双创”指数评价体系也得到了会议的肯定,被认为是填补了国内“小微双创”指标统计空白。实际上,江门在近一年已出台了多项类似创新举措。例如,该市在全国率先制定科技型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并建立名录库进行管理,目前入库企业达1311家。此后,江门还出台了“雏鹰计划”及“1+15”的一揽子扶持政策,创建了一批国家级“双创”基地平台。
江门近日出台的“民营经济12条”也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其中,该项措施提出,从2017年1月1日起,江门将对全市有权限可作减免的22项收费全部免征。据测算,仅该项举措预计每年将为企业减负近14亿元。
此外,江门还率先出台涉企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中介服务收费目录和“1+3”权力清单,实行“法无禁止即可为”,并实施一系列去费、减负、降成本政策组合拳,今年前三季度共为企业减负约43亿元。
在便企便民方面,江门积极推进“邑门式”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政府服务就在家门口。自去年9月启动该项工作以来,江门目前已建成覆盖市县镇村四级、全市统一的“邑门式”公共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将公安、人社、民政、残联、卫计、城管、食药监、农林水务等多部门600多项事务统一归集办理,为企业、为群众提供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网审批的标准化、全网化行政服务。
数据显示,在上述措施的推动下,“小微双创”正在成为拉动江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统计,2015年该市新发展市场主体数同比增长11.8%,新增注册资本增长75.4%;今年前三季度市场主体突破27万户,增长8.6%,注册资本超3380亿元,增长13.3%;小微企业新增就业7.6万人,增长5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六成来源于民营经济,民间投资超600亿元,增长21.2%,均高于全国和广东省的平均水平。
深化改革
争创更多全国率先全省率先的改革经验
作为一个地级市,大行简政之道,以“三就”(收费就低不就高、办事就简不就繁、服务就近不就远)推动“两无两藏”(无收费、无门槛,藏富于民、藏富于企)是江门此次获得国家层面肯定的一大原因。接下来,江门将如何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从改革上释放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激发社会创造力与原动力?“江门模式”将如何继续完善,持续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经验借鉴?
对此,邓伟根表示,下一步,江门市将继续贯彻落实会议的重要指示精神,争创更多全国率先、全省率先的改革成效,进一步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特别是“九证合一”改革、小微“双创”指数评价体系、科技型小微企业认定标准等三项获得上述座谈会肯定的工作,江门将主动做好对接,加强与上级工商、发展改革、统计、科技等对口职能部门的沟通汇报,争取最大限度支持,并以此推动改革深化,力争取得更大突破。
在“九证合一”的基础上,江门将加快将银行开户许可、外商投资设立备案等纳入下一轮“多证合一”改革的步伐,打造更为完整的市场准入便利化链条。同时,该市也将继续简政提速,把能公开的审批过程全程公开,通过网络审批等方式实现第一时间审批,以时间倒逼责任落实,以责任倒逼审批提速。
而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江门接下来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快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一单”即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两库”即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一细则”指的是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其中,“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年内将覆盖县级以上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将达到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70%以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的50%以上,明年将实现事项全覆盖。
此外,江门将继续深化清单制,探索承诺制,推行委托制,形成透明便利公正的制度环境。特别是扩大对“1+6”园区的委托授权,赋予“1+6”园区行使完整的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同时,江门将加强政策实施评估,继续研究出台新政策、新举措,不断加大帮扶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助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撰文:董有逸 统筹:詹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