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佛山九江百年吴家大院 见证侨乡历史文化(图)(2)

2016年12月19日 14:49   来源:佛山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对于其建筑特色,佛山知名建筑设计师崔国贤为我们做了详细而专业的介绍。他说,吴氏早期兴建的龙船脊镬耳大屋是典型的岭南建筑,其中式卷草花纹,形似云中龙凤蝙蝠图案,配合镬耳檐囗草龙,是岭南建筑碳塑装饰纹样。不过,对于高层洋楼的建筑风格,崔国贤认为,吴家大院的洋楼与开平碉楼不一样,“开平碉楼取自欧洲城堡建筑群中的塔楼,吴家大院的洋楼则是意大利风格,十四世纪时意大利中部叫路卡小镇就建有这种碉楼,共十四座,也因此成了该镇标志性建筑。”崔国贤说,“吴家建筑与当时其他民国建筑一样,属于百搭设计后用简单工艺技术模仿西洋建筑。”

  建筑学博士、对佛山传统建筑颇有研究的周彝馨教授则对吴家大院的建筑高度评价:作为清末民初的私家民居,吴家大院的将岭南特色建筑与西方建筑特色交汇融合,体现了岭南建筑兼容并包的特色,对研究晚清民国建筑有一定历史和艺术价值。

  见证九江侨乡文化

  南海九江,滨临浩瀚西江,自古便是商贸繁华之地,因此旧时的九江,出了不少大户人家。“吴家大院是九江现存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侨兴建规模最大的院落。”老先生介绍,“其实,在以前,九江这样的大户人家还有不少,但是由于战乱及历史原因,其他大部分建筑都在毁于历史的车轮中。”

  吴家大院刚建好没几年,1938年,日军入侵占领了九江。吴家举家上下搬离了大院,移居香港及海外,宽敞气派的吴家大院被日军霸占,成为大日本南支派遣军佛山警备部九江警备队总部,解放战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吴家大院因是政府机关所在地,因此,吴家大院得以保存下来。

  1997年7月,九江镇人民政府搬迁,将其返还给吴氏后人。但由于吴氏后人散落世界各地,他们又将这座百年老宅托管于政府。九江镇政府经过吴家人的同意,将它用于公益事业。从2011年起,政府出资2500万元进行吴家大院古建筑群的修缮及相关复建工程。2015年5月,吴家大院修复工程结束,作为九江镇侨乡博物馆,对所有游客免费开放,并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培训讲座等公益活动,丰富佛山人的文化生活。

  如今,百年吴家大院复生,院内设有“九江溯源”及其他七个主题展馆,“九江溯源”展示九江的历史起源和时代变迁,而以吴氏家族、农耕之道、儒乡文化、古韵遗风、民俗风情、异域侨踪、情系故园的展馆,则全面展示了九江的渔耕、龙舟、儒乡、侨乡等文化。

吴家大院现为九江侨乡博物馆。
吴家大院现为九江侨乡博物馆。

  作为九江侨乡博物馆,吴家大院见证了九江的侨乡文化。

  自18世纪中叶以来,得风气之先的九江先民便远赴他乡,到海外谋生。“九江地少人多,许多九江人迫于生存压力,纷纷走出国门,到海外做生意,如大米、药材等。”老先生介绍,“由于在海外的九江人很多,各地纷纷成立九江同乡会。”据相关数据显示,九江本地常住人有20万左右,而在外人口有28万之多。走出国门的九江人分布40多个国家,如越南、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美国、瑞典、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走出国门的九江人数不胜数,但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做生意获利后他们便回归并建设家乡,吴家大院便是一百多年前吴氏两代人对家乡做出的贡献。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吴氏将西式建筑和传统建筑相结合,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中西合璧、内涵丰富的典型院落。

  “落叶归根,光宗耀祖是每一个曾漂泊在外的华侨最终的愿望。”谈起九江的侨乡精神,老先生感慨万分。

  文/佛山日报记者黎红玲实习生罗燕茹

  图/佛山日报记者张嘉颖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