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妈祖下南洋架起连心桥 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2)

2017年07月10日 17:58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媒体关注华人世界掀起“妈祖热”

  “这样的新闻,不容错过。”7月1日,在吉隆坡海南会馆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当地的8TV电视台两位年轻记者介绍说,他们也在与当地东方日报、光华日报、星洲日报记者“抢新闻”。

  “这几天,得知湄洲妈祖要来,每天都有媒体记者要求采访。”海南会馆会长丁才荣博士高兴地说。7月2日,记者在天后宫祭典仪式、妈祖绕境巡游沿途中看到,当地有十几家电视台、报纸记者前来采访报道。“马来西亚的几家主要报纸的记者都到场了。”东方日报的摄影记者陈启新、光华日报的摄影记者冯伟权结伴而来,他们都是华人的第三代第四代的传承人,对华人举办的重大活动特别关注。在天后宫接待处,翻开《星洲日报》《光明日报》《光华日报》《东方日报》等报纸,大篇幅报道“妈祖下南洋”的消息随处可见。

  7月1日,《光华日报》用了半个彩色版面,刊发“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首登天后宫巡安的预告新闻。7月4日,《中国报》“今日马六甲”专刊用了两个整版报道了妈祖绕境巡安的新闻,其中封面版刊发“108古装护驾团成焦点”巡游大图片,配发“市民恭迎妈祖巡境”大标题,格外引人注目。马来西亚最畅销的英文报星报(the star) 以 《statues of deities flown in on business class》(神像坐商务舱)为题及时报道妈祖下南洋的消息。

  与纸媒一样,电子媒体也紧跟妈祖下南洋的步伐,及时报道妈祖祭典、绕境巡安及文艺演出的消息。马来西亚第二电视台(TV2)华语新闻台以及ASTRO、AEC电视台《八点报报看》新闻频道、NTV7电视台华语新闻频道、八度空间电视台华语频道都派出记者,紧随湄洲妈祖巡安团,不断发回报道。

  “千年等一回,这次湄洲妈祖下南洋,不仅在华人世界引发轰动,也引发其他族群的关注。”在新加坡福建会馆,一位懂英文的华人介绍说,全球著名的英国BBC通讯社网站封面也都作了预告报道,7月5日还播发了《中国“神仙”坐头等舱飞赴马来西亚》的消息,联合早报迅速在网站转载,法新社也对妈祖绕境巡安的盛况进行了报道。

  除了海外媒体抢新闻,国内媒体也不甘示弱。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福建日报、东南卫视都大幅报道这一文化交流盛事。

  新华社播发了《中国—马来西亚妈祖文化交流会在吉隆坡举行》《妈祖大爱 泽被四海——记“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新加坡之行》等通稿,得到凤凰网、环球网、海外网、新华网、搜狐、新浪、中国网、国务院新闻办网站等20多家网络媒体的转载。7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也以《祖庙妈祖首巡东南亚》为题在头版转载新华社相关报道。7月4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了《福建湄洲妈祖金身启程九月将再次巡游台湾》的新闻。7月6日《环球时报》在第六版转载了英国BBC通讯社播发的《中国“神仙”坐头等舱赴马来西亚》的消息。

  妈祖下南洋期间,福建日报和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每天跟进推出相关报道,展示实时盛况。福建日报在刊发《“妈祖下南洋”首站活动在吉隆坡举行》《妈祖下南洋》《马六甲刮起中国风》《“妈祖下南洋”抵达新加坡》等报道外,还及时通过新媒体播发;东南卫视推出了《莆田:“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活动开启》《湄洲妈祖金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绕境巡游》《马六甲:“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马六甲妈祖信众共襄盛举》《新加坡:“湄洲妈祖巡游拉开中新妈祖文化交流序幕》《新加坡:“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海外第三站新加坡圆满结束》等多条专题新闻。

  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第二部长拿督斯里

  黄家泉

  中华文化,助推“一带一路”

  大马国际贸工部将就“一带一路”与中国商务部成立一个联合秘书处,但谈论贸易和商业是不够的,也该发展文化和促进其他方面交流。当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妈祖成就我们。海外华人从来没有忘记他们的根源,努力传承中华文化,而妈祖文化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从各地天后宫的建立,到妈祖的信仰文化,本地的华人都保留了非常纯正的传统文化内涵。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从文化开始,除了政府与政府之间合作,民间要互动才能成就此策略。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拿督斯里

  廖中莱

  传承文化,密切民间交往

  妈祖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广泛,由此看来,文化的传承是跨越地理和时空的。马来西亚华人非常热爱中华文化,我们将继续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包括妈祖文化,全力保护中华文化特征,确保子孙代代相传。此次妈祖下南洋,开展马中文化交流,充分说明了“一带一路”不仅是在经贸上合作,而且在文化上、教育上等都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这次湄洲妈祖驾临马六甲游境,可说是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我们希望两国可在“民间外交”这方面有更多的成果。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领事参赞

  刘东源

  妈祖庇佑,实现和谐共生

  千百年来,妈祖作为中华儿女心中敬仰的神明,以慈悲和大爱为基调,以行善和施爱为常态。她的“慈悲”和“大爱”不仅惠施古人,也恩披今人;不仅润泽华夏,也荫及他方。这是一种超越空间,不分族类、不分贵贱的广博之爱。妈祖文化是中华海洋文化的代表,和谐共生,携手奋斗是其基调,这也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天然纽带。当前,马中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多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全方位共商共建共享。妈祖的“慈悲”和“大爱”必然会庇佑马中两国人民,庇佑我们的开拓之旅、拼搏之旅和共赢之旅,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共同实现“一带一路”的美好胜景,共同打造马中关系未来“钻石40年”的精彩辉煌。

  莆田市委副书记

  程强

  妈祖文化,促进民心相通

  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妈祖走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种探索,“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与中国当代社会价值观高度契合,为推动中马和中新民间交往、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将增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沟通和文化共享。

  本次妈祖文化交流活动以“妈祖文化、丝路精神、人文交流”为主题,呈现出三个亮点。一是文化交流。以民俗表演《祥瑞湄洲》和莆仙戏《海神妈祖》为载体,推动妈祖文化、莆仙文化与马来西亚、新加坡文化互学互鉴、交流融合、包容发展。二是民心相通。以妈祖文化为信仰,推动相互了解认知,进而为推进中马、中新民众的民心相通、情感融通发挥积极作用。三是民间合作。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积极探索由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合作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的路径,意义深远,影响重大。

  “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仅仅是个开篇。今后,我们将精心筹办第二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热忱欢迎“天下妈祖回娘家”。衷心希望各个华人社团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华人华侨,与我们一道,为推动中马、中新之间的经贸、文化、海洋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实现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马来西亚雪隆海南会馆会长

  丁才荣

  湄洲祖庙把完整版本的妈祖传统祭典带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妈祖文化的根源,必须从湄洲开始。我们深切期盼,全球各地的妈祖庙宇可以跟随祖庙的步伐,彼此贯彻同一个形式的庙宇管理体制、同一个方式的祭典仪轨,以及同一种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唯有团结一致,才能协助加速全球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过程。

  马来西亚马六甲兴安天后宫主席拿督斯里

  吴金华

  马六甲是15世纪郑和七下西洋、五次到访的据点,郑和下西洋得到妈祖的护航庇佑,才能顺利圆满,妈祖信仰随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向海外传播。兴安会馆大厦前面的这条大路,就是为纪念郑和下西洋而命名的“郑和将军路”,湄洲妈祖下南洋,重走郑和下西洋的海上丝绸之路,无疑将成为历史美谈。

  新加坡福建会馆天福宫管委会主席

  陈奕福

  早年,一些中国人刚来新加坡的时候,找不到工作,就来天福宫拜妈祖,祈求妈祖保佑。他们到宫庙来,其处境被老华侨看到,老华侨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忙他们介绍工作,甚至有的人留在福建会馆里工作,渐渐地,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相信这是妈祖的庇佑。而老华侨带新华侨,也成为践行妈祖精神的范本,成为妈祖文化传播的佳话。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

  林金榜

  我们举办“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活动,湄洲妈祖跨越万里行程来到这里,将福泽再次带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这一活动对促进中马、中新文化交流,弘扬妈祖文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凸显莆田作为世界妈祖文化中心的作用,必将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王嘉怡】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